第27章 誰才是真正的主宰?(1 / 2)

今日的國子監分外喧鬨,不僅國子學和太學四門學的學生彙聚一堂,就連算學和書學的老學究們也紛紛跑來湊熱鬨。

一塊“勸學”的牌匾高懸空中,雖未署名,但上有李世民親筆題寫的“勸學”二字,這就相當於皇上親自蓋章認證了這句話的水平。

“習得文武藝,貨予帝王家。”

雖然讀來略顯世俗或務實,但也隱約透露出皇家對年輕一代的態度:隻要你們刻苦鑽研學問,為國家效力,朝廷定然不會虧待你們。

右衛將軍侯君集臉色陰沉,他身邊的東宮千牛紇乾承基更是愁眉苦臉。

“義父,孩兒心中冤屈啊……那何樂為真是沒良心的小子!”

侯君集始終對紇乾承基讚賞有加,因為他從中瞥見了自己昔日的身影。當初他作為秦王李世民的心腹,在李世民還未顯赫之時便誓死效忠,如今紇乾承基亦然,緊緊追隨著太子李承乾的步伐。

若一切按部就班,待李承乾即位為皇,紇乾承基便會成為下一個侯君集,正因如此,侯君集才產生了將女兒許配給紇乾承基的想法。不僅如此,紇乾承基蓄養門客、追求風雅之舉,也是受侯君集的引導,目的就是為了讓他能夠借鑒侯君集的成功之道,在皇上麵前扮癡賣傻,插科打諢。

然而,一場精心策劃的大戲卻被何樂為破壞殆儘,甚至連寒門學子駱賓王也被何樂為推舉進入國子監。日後駱賓王一旦得勢,定會銘記何樂為的恩德,國子監又是個講究情誼之地,駱賓王無疑成了何樂為的一枚隱形棋子。

儘管侯君集如語文老師解讀文章般對此揣測紛紜,布滿陰謀論調,而何樂為本人卻隻想連連否認:不是我,沒做過,彆亂猜!

侯君集凝視著紇乾承基,滿心失望:“他的詩詞真的好到讓你心悅誠服地誦讀出來嗎?即便誦讀,也應飽含情感,怎會讓自己出糗?”

紇乾承基冤屈至極,滿臉無奈:“義父,何樂為他的字跡又大又拙劣,我隻能看見一半……”

“分明就是一個趁機上位的小人,皇上為何竟對他另眼相看,真是個好運的家夥!”紇乾承基憤慨不已,侯君集冷冷一哼:“你知道皇上為何如此器重他嗎?”

“因為他其實是河間郡王李孝恭的私生子,嚴格來說,算是皇上的侄兒。”

“什麼?何樂為竟是河間郡王府的小殿下?那今後……今後還怎麼扳回這一局……”紇乾承基瞬間意氣消沉。

大唐朝中有眾多非漢族的功臣,儘管李世民對他們厚賞不斷,但他們身為異族,在漢人江山中的文臣武將沒有名門世家的基礎,社會認同和社會地位難免偏低。因此,當紇乾承基得知何樂為是河間郡王之後裔,便自認為失去了報複雪恥的機會。

侯君集搖頭歎息:“你呀,真沒誌氣!”

“為何河間郡王未曾認他?皇上明知其中內情,為何不給予他正式身份?你是否考慮過這個問題?”紇乾承基抓了抓頭,尷尬一笑:“義父彆考我了,孩兒隻是一介武夫,哪裡懂這麼多彎彎繞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