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樂為心中亦明白,在眾多帝王之中,李世民相對較為開明,樂於采納朝臣的意見。若能得到朝臣的支持,此事或許有望成功,但槍打出頭鳥,究竟是否有人敢於率先表態,才是決定性因素。
何樂為對這些朝臣並不熟悉,除了齊遂良,幾乎認不出他人。齊遂良作為起居郎,此時不便發表意見。何樂為的目光因此轉向了孔穎達。
沒錯,這位老者先前被何樂為氣得昏厥,剛被禦醫救醒,又被何樂為的言論驚得呆住。
“孔祭酒,您門生遍布天下,即便當今皇子也都尊您如師,在此重要關頭,您應成為天下楷模,請問您是否讚同皇上寬恕隱太子,恢複其名,成就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
孔穎達瞬間懵住,何樂為這分明是設計好的問題,他哪敢說不同意!硬生生被何樂為推入火坑的孔穎達,臉色漲得如同豬肝一般,支吾道:“老臣……老臣……”
就在關鍵時刻,孔穎達氣結之下,又一次“暈厥”過去。何樂為恨不能立即給他頒發一座小金人!
正當何樂為準備尋找下一個“幸運者”,一名文官卻突然走出隊列,高聲宣稱:“臣,殿中侍禦史裴明禮,附議河間郡王之議!”
“裴明禮?”何樂為 對這個名字感到幾分熟悉,卻又無法即刻追溯其詳儘事跡。
抬眼望去,隻見此人麵龐瘦削,蓄著一抹山羊胡須,儼然一副典型的狡黠商人形象,這讓何樂為 覺得分外親切。
殿中侍禦史裴明禮挺身而出後,另一位人物緊接著站了出來,他正是立於李世民身後的人物。
“微臣亦讚同!”
這一聲明發出,全場頓時沸騰,眾多朝臣再也無所顧忌,紛紛響應讚同,甚至連剛才仿佛“昏厥”過去的孔穎達,此刻也宛如奇跡般蘇醒過來,加入附議之列。
“連長孫無忌也持有此觀點?”李世民語調中流露出驚訝,但並未顯現出劇烈的情緒波動,似乎對此早有預見。
“原來是他,李世民的大舅子長孫無忌,這就說得通了……”
長孫無忌乃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翹楚,位居開國功臣之首,且在數年前,李世民不顧輿論壓力,毅然頂著“聖眷親戚”的指責,堅持任官唯賢,授予長孫無忌司空之職,地位尊崇至極,可謂是達到了人生的巔峰狀態。
作為李世民最為信賴之人,長孫無忌的態度無疑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眾朝臣自然跟隨附議。
長孫無忌此刻神情坦蕩,對李世民直言道:“二公子,你也始終對他心存掛念,現在是時候釋懷了……”
李世民的眼眶中竟閃現淚光,這一幕讓在場之人無不為之動容,眼圈也隨之泛紅。
人們最不忍見到的,便是英雄垂淚,李世民作為一個稱職的皇帝,甚至是一位難得的好皇帝,勤政愛民,勵精圖治,時刻牽掛的是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常常壓抑自我,放下皇帝的架子,隻為招攬更多人才,采納更多利於國家的建議。
長孫無忌緊緊抿住嘴唇,大聲提議:“微臣懇請恢複李建成皇太子的名號,並令宗正寺卿李神符恢複李建成的宗籍記載!”
李世民側目看向何樂為 ,繼而含淚應道:“朕……準其所請。”
“皇上聖明!”群臣由衷地齊聲讚頌,李世民也欣慰地笑了起來,然後對長孫無忌說:“此事便交付給太子與魏王共同辦理吧。”
長孫無忌麵色平靜,拱手領命,然而李孝恭的身體卻悄然繃緊,儘管變化細微,但貼近他的何樂為 還是察覺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