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暉閣到底是什麼地方,外人無從知曉,也無法想象。就像表麵上看似平淡無奇的都水監,實則讓人望而生畏。
李淳風在前麵帶路,原本以為是個普通的地下室,沒想到下麵的空間竟如此開闊,說是個小型宮殿也不為過。他們不需要提燈籠,樓梯兩旁掛著宮燈,明亮如晝。到了地下層,燭光照亮每個角落,空氣流通,涼爽而不壓抑。
這裡存放著大量器具,有些像是計時工具,還有一些可能是太史局的創新發明,甚至是複雜的機關零件,有的比現代的四門冰箱還要高大,僅僅是其中一個部件而已。
工部和相關部門建造皇陵的機關,除了主要工匠,也有很多是我們研究出來的…… 李淳風隨意解釋,但何樂為聽後驚訝不已,因為這個看似隻研究天文和氣象的太史局,顯然並不簡單。
深入地下層,何樂為聞到一股鐵鏽和機油的味道。兩邊全都是鏡子,但這不是後來的玻璃鏡,而是人高的銅鏡。銅鏡需要不斷打磨才能保持光潔,需要技藝高超的匠人才能磨出清晰的鏡麵。
因此,要打磨出這麼高的人形鏡麵,且保持鏡像不變形,需要花費極大的心血。況且,銅在古代是貴重金屬,因為要鑄造錢幣,不是任何人都能隨便購買和使用的,銅礦的開采更是如此。
何樂為感歎之餘,微微眯起眼睛看去,前方是一個鐵柵欄做成的牢籠,周圍依舊是銅鏡,但牢門開著,一個人坐在門前,正在點燈看書。
奇怪的是,這些銅鏡的位置似乎經過精心計算,居然沒有一個人的影子反射出來,這讓氣氛更加詭異。這個人身上籠罩著一層朦朧的光暈,看不清楚,大約二十多歲的樣子,由於長期不見陽光,臉色蒼白得如同吸血鬼。
他的臉瘦削,顴骨高,卻不顯得尖酸,何樂為第一眼就覺得他像前世的仙鶴,長臉尖下巴,鼻梁又直又細,就像照片被拉長了一樣。
這家夥是誰啊,真是有超級大忽悠的氣質呢! 何樂為忍不住讚歎。
李淳風早已習慣何樂為的表達方式,略帶嫌棄地說:這孩子叫葉法善,字道元,號太素,愛讀老莊,癡迷神鬼,和我們不一樣。
所謂的和我們不一樣,換種說法就是,我們不是一路人。
何樂為聽到葉法善這個名字,瞬間身體一震,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這家夥可是貨真價實的神仙呢!”他自言自語。
何樂為是個曆史學者,對民俗也有涉獵,但他不可能了解所有的人和事,不過葉法善是個例外。這家夥和張果一樣,都是真的神仙,不是民間傳說中的虛構人物。葉法善一家三代都是道士,他們在製造神秘方麵是出了名的高手。
儘管葉法善現在隻有二十歲,他的神奇事跡可能還不多,被關在凝暉閣的地底,可能還沒機會揚名立萬。但他的父親,何樂為知道,肯定已經是個傳奇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