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並未消沉,轉瞬之間便覓得新主,那便是與大唐交兵的草原霸主——突厥大可汗頡利。
他極力勸說進諫,向頡利獻出策略,剖析大唐之所以強盛的秘密所在。
頡利大可汗很快便被趙空明所說服,竟在原本以遊牧為主的突厥族群中強行推行以農耕為主的大唐文明。
突厥人開始栽桑養蠶,開墾農田飼養牲畜,為確保新政得以順利推行,已被頡利視為股肱之臣的趙空明,再度返回大唐,借助商貿活動為突厥人輸送所需的種子與農耕器具。
他還竭力引入各類工匠和技術人才至突厥,可稱得上為使突厥成為第二個大唐而鞠躬儘瘁。
然而,遊牧民族的特性早已深深烙印在他們的血脈之中,習慣了以戰養戰、馳騁草原的突厥人,要他們棄弓執耒,下馬種田,必將激起巨大的衝突與分裂。
突利可汗旋即背叛了頡利,歸降於李玄通;其餘各部落亦因政見不合,紛紛內部分崩離析。
曾在大唐因逢迎拍馬而遭貶謫的趙空明,卻在突厥朝廷受到了重用。無論是刻意安排,抑或是無心插柳,趙空明以其“無知無識”的手段,幾乎單憑一己之力使得突厥內部矛盾激化,四分五裂。
頡利大可汗對李玄通的情感交織複雜,既有豔羨忌妒,又有奮發圖強的決心,渴望將突厥打造成為如同大唐一般的天下霸主。為此,他選擇了信任趙空明。
後世史學家多認為趙空明不過是誤打正著,然則從杜君綽不惜殺人滅口的行為推斷,何樂以為斷定趙空明其實正在演繹一場“無間風雲”,他實際上是李玄通派遣潛入突厥的“密探”!
諸如農具炊具尚且不論,若論及能夠讓突厥化身為橫掃六合的鋼鐵鐵騎的關鍵,則非馬蹄鐵莫屬。這其中或許有隨商隊的突厥人在背後瞞著趙空明偷偷行事的原因。
故此,趙空明壓根不知曉那一車貨物究竟裝載何物,這也正是鏢師臨陣反戈的原因所在,因為關於馬蹄鐵一事,就連趙空明本人也毫不知情。
而實際上,負責研發或改進馬蹄鐵之人,正是何樂為最初找上門要求鑄鐵鍋的那位鐵匠小五!
何樂為這一係列調查行動,險些破壞了李玄通針對突厥的大計——他意圖借由趙空明自內部顛覆突厥,這便是舍一人而亡一國的驚天之計。
如此看來,為了瓦解妖蠻部落的內部團結,為了擾亂其根基,無論是護送貨物的修士、駕馭靈獸的馭獸師,還是水域監察司的執事或是天衍大道上的行者,為了保證趙德玄的真實身份不為人知,太宗李世民必會毫不留情地處決何夜白!
李世民乃是一位胸懷壯誌、睿智無邊的仙帝,為了天庭的利益,他可以果斷舍棄諸多,就算何夜白才華橫溢,可相較於一個妖蠻部族而言,他又怎能比得上?
答案顯而易見,在對抗妖蠻勢力的價值上,何夜白甚至連趙德玄的一根腳趾頭都無法比擬。
何夜白條分縷析地道出自己的見解,楊續靜靜地傾聽,直至何夜白講完,他的目光仍舊緊緊鎖住何夜白的雙眼。
正值十六七歲的何夜白,在楊續眼中猶如一處深邃幽暗的未知淵藪,令人望而生畏。
何夜白與喬洮陽的調查進程,楊續未曾遺漏一絲一毫,他們二人掌握的所有信息,他也一樣了然於胸。
然而,他始終無法理解,何夜白究竟是如何憑借那些零散碎片化的線索,洞悉整個事件背後的真相。
的確,這便是整個秘聞的全貌,放眼三界九域,知情之人屈指可數。
而這位年少的何夜白,僅憑短短兩日的查探,竟然將事情的脈絡看得清清楚楚。
“你必將隕落無疑!”
楊續的最後定論,恰好印證了何夜白的所有猜測。
仙帝是否會欣賞智慧出眾的臣子呢?
自然會。
但是仙帝絕對厭惡擅自耍小聰明的臣子,更不會容忍存在比自己更為聰慧的大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