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峰回路轉(1 / 2)

望著使者帶來的仙訊,米都仙相與眾吐穀渾仙王皆陷入沉默。原本二人已達成共識,決定向大衍天朝俯首稱臣,自此成為其下屬的修真界勢力,未料前線傳來消息,吐蕃修真大軍竟已悄然撤退。

“好一個恰到好處!險些我們就將整個吐穀渾親手推向深淵,若真簽訂了那協定,本仙王便是整個吐穀渾的千古罪人。”

麵對欣喜不已的仙王,米都仙相麵沉如水,心頭疑竇叢生。剛才還在為何笑塵之事密謀策劃,緊接著便傳來吐蕃修真軍撤退的消息,並聲稱隻是例行巡查?

此話怎可信?近半月來,吐蕃修真軍始終在邊界挑釁滋事,雙方爆發數次爭鬥,己方已折損二百餘位修士。如此惡劣行徑,他們口中所謂的“正常巡查”又該如何解釋?

“有何不解之處麼?”

見米都仙相麵色凝重,仙王不禁狐疑:難道這其中另有隱情?他身為吐穀渾的核心智囊,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的洞察。

“仙王殿下難道不覺得此事太過巧合?我們剛至絕境邊緣,那位大衍皇族子弟便出現在此地,緊跟著吐蕃修真軍就突然撤退。微臣總覺得其中蘊藏著一場驚天陰謀,隻不過目前尚不清楚是來自大衍皇族的布局還是吐蕃的詭計。”

聽罷米都仙相的分析,吐穀渾仙王亦覺其中有異,一連串事件接踵而至,太過順理成章。縱使他們一時之間無法參透其中關竅,但有一件事可以確信無疑——吐穀渾已徹底喪失了自我主宰的命運,不論是大衍天朝還是吐蕃,都將他們視作了砧板上的魚肉……

不必再糾結於這些毫無益處之事,如今當務之急是儘快遣退何樂為,既然南部邊界的危機已解除,何需繼續留下此人?更不用提那份歸順納貢的契約,依我看來,實屬多餘之舉。

吐穀渾大長老的麵龐洋溢著欣悅之色,無論這其中隱藏著何種算計,隻要能免去向大唐俯首稱臣、納貢進獻,在他眼中便已是天大的幸事。如今吐蕃修士大軍已然撤離,他們的危機得以化解,又怎會輕易向大唐低頭?

大長老且暫息雷霆之怒。 米都仙師連忙上前勸阻,國與國之間的事務非同小可,不可輕率行事,務必全麵審慎考量。一旦不慎出錯,吾輩眾人生涯必將陷入困境。

大長老是否思慮過,那支修士隊伍僅僅是暫時撤離,倘若何樂為返回長安,他們卷土重來,屆時我們又該如何應對?此地至長安路途遙迢,我吐穀渾修士怎能追趕得上?

聽到米都仙師的話語,大長老臉上的喜悅頓時消散無蹤。眾所周知,吐蕃對吐穀渾覬覦已久,自上次戰事終結以來,來自吐蕃的商賈言語間皆顯傲慢,何況是官方率領的十幾萬修士大軍,豈能說退便退?

你認為這是吐蕃人的詭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