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雯的安排是讓陸敏婕在皇覺寺認一個師父,做個皈依。以身侍奉佛祖,換取天下太平。
這個方法和陸雯當年回老家守墳的意義差不多。
圖得就是一個好名聲。
忠、孝。自古就是最好的名聲。
不然,陸雯當年這樣明顯的逃婚為何能以陸敏慈代嫁遮掩過去?還不就是一個“孝”字的名聲在外。
聖上怎麼會為難一個孝女。
即便是現在聖上也沒有說,不準陸雯婚嫁。
甚至,十五的賞燈宴上,幾家有男丁的誥命夫人還借由關心陸雯崴到的腳,試探過陸雯的心思。
這其中也包括穆王所說的禮部李侍郎家中的夫人。
陸雯的心思,陸良玨幾乎一眼就看透了,直接點破。“你以為你幫了她這一次,她就會對你感恩戴德?或者,陸林氏對你感恩戴德?”
陸雯倒是不指望因為這件事,陸林氏和陸敏婕會對自己感恩戴德。但是,陸雯相信就算是祖母在世,也不希望自己做個心思歹毒的人。
陸雯裝作無知的樣子,說:“父親的意思,女兒不明白。女兒隻是想,和三妹妹出去進香而已。難道父親作為家主,不希望後宅安寧嗎?”
陸雯的布局算不上高明,所以本來也沒有想瞞著陸良玨。畢竟,陸良玨作為陸家的家主。陸敏婕的婚事就是陸良玨一句話的事。
要是三年過去,陸良玨還要將陸敏婕嫁給林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能得到陸良玨的首肯,那麼之後的事情便順理成章的多,不必再做過多的鋪陳。
陸良玨拿著杯子,斟酌了一下,說:“你有此心。父親還是甚感安慰。至於其中利害,你真不明白也好,假不明白也好。父親信你自有分寸。”陸良玨頓了頓,說:“你要帶敏婕出門,和柳氏說一聲就是了。”
眼下,陸良玨好像是順著陸雯的意願。其實這個麵子不全是陸雯的。
當日陸良玨是因為賞燈宴的行程難以成行,所以怒急攻心。其實,過後他自己也覺得反應太過了些。
畢竟自己作為戶部尚書。嫡長女出嫁,嫁的就是王爺。沒有道理把嫡次女嫁給妻子家不成器的侄兒子。
陸雯不過是摸準了陸良玨的脈搏,送來過牆梯。
一麵解了陸敏婕之圍,又讓陸良玨對原來的決定有了反悔的餘地。
陸雯福福身子,“那就謝謝父親。女兒先行告退。”
“童安。”陸良玨叫住陸雯。
陸雯站定在原地。
“童安。你有時間多來
書房陪陪我。這家裡我覺得也就隻有你能體諒父親我的難處了。”陸良玨如是說。
陸雯乖巧地說:“父親要女兒侍讀,女兒自然是要儘孝的。”
“好好好,我就知道童安最乖了。”陸良玨將茶盞放下。說:“你忙去吧!你對自己的婚事也要有些打算。嫁妝繡活,可不要因為進香耽擱。如今,你要十七了,遲早要嫁的。”
陸良玨此時敲打陸雯的年紀,也是在給陸雯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