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梅歌》全本免費閱讀
關衝辭任,薛默升官,主官都走了,但是黎明村卻不得停運。
因為源源不斷的流民被送過來。
哪怕官府竭力把有意安家的流民分配到嶺南各地安家落戶,但黎明村中還是漸漸累積了大量因為實在貧窮,哪怕後續會被分配到更貧瘠偏遠鄉村也隻得先在黎明村中暫歇以求積蓄的百姓。
再加上眼看著春耕已至,番禺縣又因走了主事的縣尉留個摸魚的縣令,齊民編戶的效率不比以往受阻,以至於黎明村累積了大量的流民。
如今廣州城裡的傭工已經逐漸滿員,各家商鋪工坊都逐漸沉澱了更熟練且穩定的工人,而黎明村本身的擴建工程也已經漸漸完畢,雖然奚九酒又給他們找了建築隊的活兒供給木匠瓦工糊口,但依舊有大量勞力不知如何是好。
奚九酒便投入到水利工程中去。
嶺南雖然氣候溫和,適宜耕種,可畝產卻始終配不上這溫和的氣候,糧食畝產居然不比觀眾成熟,養不活更多的百姓。
根本原因便是此地水利工程稀少,百姓隻能靠天吃飯,而嶺南的天每年夏日必翻臉,高溫就罷了,若無大旱,必有暴雨。本地多種稻米,最是怕旱,而淹沒良田的洪澇也同樣致命,以至於哪怕如此良好的氣候,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作物也被牢牢鎖定了畝產上限。
奚九酒沒錢也沒有能力修建大型的通渠以澆灌出大麵積旱澇保收的良田,但是能沿著原本的水道修建小型的河溝堤壩,也能惠及一方。
哪怕是再小的水利工程對於當地也是大事,多少鄉土宗族聚眾鬥毆就是為了一口水源?
“這一處水渠建成,可以灌溉附近二百畝的土地,從這,抗旱排澇,皆有保障。河渠挖出來的淤泥又可肥田,今年應當能多收個幾鬥米糧。”奚九酒指著村鎮的輿圖認真給一同來看規劃的本地鄉長官吏講解。
“可是現在咱們在趕春耕啊。”鄉長搓著手,他也想把水渠修起來,種莊稼沒水怎麼行?但絕不能耽誤春耕。
“鄉老放心,若是農家自己抽不出人來,可以以口糧雇傭黎明村流民替起開挖水渠,開挖水渠可以衝抵今年的徭役,你們衝抵徭役的錢也會撥到這兒來,專款專用。都是年前便已經做熟了的成例。”
鄉長偷眼覷著奚九酒:“這修建水渠的銀錢,聽說奚娘子你出?”
不管是挖河渠還是修堤壩,本地百姓不知道對農耕有好處嗎?為什麼不做呢?
還不就是因為窮嘛,費錢啊!現在這是天上掉下個財神爺啊!
奚九酒不可能全出這個錢:“可不是我出,是官府原本就用來修築水利,城裡商賈也捐贈了一部分,再者,這過程中工人的食宿都由本地鄉土負責,我麼,不過是牽個頭,若有不足,再想想法子補上罷了。”
“那這灌出來的田,也是給我們的?”
“原先的田畝不計,新增田產給你們三成,餘下的便是分給開挖溝渠的流民安家落戶,日後都是鄰居,還請鄉老不要嫌棄排擠才是。”
此時的嶺南因為多有流放之人外來,鄉土宗族勢力並不強大,更何況還要抱團抵禦山間的土族,相比那些連漢話都不會說的蠻夷之流,都是唐人接納起來還是好接受些。
鄉老忙不迭地應著:“不會,不會,都幫忙修水渠了,那就是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