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顱骨麵部複原(2 / 2)

這個姑娘立刻坐在椅子上。

薑離上前,開始摸著她的臉,開始對其進行摸骨。

美術學中的【三庭五眼】理論,簡而言之【三庭】就是指【發際線到額頭眉心的距離】等於【額頭眉心到鼻底部的距離】等於【鼻底部到下巴的距離】,【五眼】就是指臉寬是眼睛長度的五倍,這是一般正常人臉的比例。在將辛追顱骨的 X光片掃描進電腦中之後,趙教授發揮美術功底,在上麵標出眼內側線、眼外側線、鼻翼線、鼻底線、發際線、眉弓線、口裂線和下齶線、中心線等主要特征線。

隻要確定了這九條線,基本上就能確定五官的位置長度、寬度和大小,人的麵部基本成型,至少畫出來有了人的基本樣子了。

然後,就是對麵部十五個點的測量,測量其軟組織厚度。

顱頂結構中,頂結節對稱性及其與額結節的部位,上顳線的位置,枕外隆凸、頂結節、額結節三角等;麵顱區的眉弓,眼眶大小,鼻骨彎曲度,梨狀孔與鼻前棘形狀和部位,齒槽突高度,下頜角角度,頦隆起程度,顴弓高低等。

在做相貌複原前,需采集各個地區和民族的逝者生前人臉解剖特征與顱骨進行反向推演。測量的解剖標誌點是統一的:發際、眉間、鼻根上唇根部、人中、頦唇溝、頦隆凸、頦下、眉中央、眶緣下點、下頜下緣、顴弓上緣、下頜升支及下頜角。軟組織厚度是容貌複原過程中的基本參數,決定了容貌的大致輪廓。隨後就要根據顱骨相應解剖結構來確定。

常用的顱骨特征有12個。例如,根據眉毛形態及走行方向與眉弓的形態及走行方向一致;眼球大小和突出與否與眼眶形態有關;鼻子形態與鼻骨、梨狀孔和鼻前棘有關;牙齒的大小、排列及咬合關係、上下齒槽突的形態決定了嘴部大小和上下唇相對位置;耳朵的形態則與外耳道、乳突及下頜支形態有關;臉的寬度與顴骨有關。

測量完一個姑娘後,薑離記錄著一些數據,又是說道:“下一個!”

又是一個姑娘上前,薑離開始上前,摸著她的臉龐,對其摸骨,確定著整體的輪廓。

在本本上進行著記錄,還有相應的分析。

這一忙碌,就是大半天時間。

告辭離去後,隻剩下一群驚愕的姑娘們。

回到衙門之後,薑離隻是草草吃了幾口飯,就是開始顱骨麵部複原的工作。在這裡缺少各種高科技,沒有計算機,進行模擬還原,隻能采取雕塑換原法。

穩定了心態後,薑離開始製作了起來。

需要用石膏翻製一個顱骨模型,,接著在顱骨模型上的許多測定點上打孔,並插入牙簽一樣的小木條,木條突出的長度就是該處組織的厚度,然後用軟泥在顱骨上逐漸塑造出皮肉,直到所有的木條都被覆蓋,根據頭骨的輪廓,可以判斷其鼻梁形狀通過殘存的鼻骨,根據顱骨表麵是平滑還是粗糙推測發際線的位置。

除此之外,還能推測眉毛的形狀、嘴的大小,甚至還能判斷出其眼皮是單還是雙。複原工作者還會給頭骨模型安上塑料或玻璃的眼珠,最後再進行修飾,就可以知道該人的大致容貌。

這種技能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門藝術,本質上就是進行雕塑。

這個過程很是漫長,不能急躁,要穩紮穩打,要處理好每一個細節。

薑離不斷的移動在位置,不斷的尋找不足,不斷的對細節進行修改,對麵部進行適當的著色和修飾,以反映個體的膚色、眼睛顏色、發型等。

大約是天黑的時刻,終於完成了相貌的複原。

薑離看著雕像,微微歎息道:“我水平還是不足,可應該有70%相似度,可還是心中沒底。”

頭骨複原容貌,隻是其中一個參考標準,很多從顱骨看出來的小細節也能影響人的容貌,如痣、傷疤、皺紋、紋身、胡須甚至飾物和眼鏡等,都是影響著真實的容貌。

他也隻是70%的相似度。

就在這時,趙雷到來,上前道:“頭,凶手找到了,是大王莊村民唐大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