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夫駕馭著神國,開始和太陽開始融合。
有玉蘭位麵的火之法則打底,神國和太陽的融合過程非常順利。神國融入太陽,太陽核心落入神國,化為整個神國的太陽,而神國則取代了太陽的核心,為太陽提供輻射光和熱的能源。
當然,希夫這麼做並不是出於好心,而是為了占據‘太陽’這個概念。
就在希夫托舉神國,來到太陽與月亮附近時,他發現玉蘭位麵的太陽,竟然不是光係元素的聚合體,而是由火係元素構成的發光體。
這就有些搞笑了,作為整個位麵的光源之一,太陽竟然不是光係元素,而是由火係元素構成,說出去的話,簡直就是讓光係所有主神都顏麵無存。
畢竟,光明教廷宣揚的就是光明主神是白晝和光明的主宰,甚至有的說法中,太陽神指代的也是光明主神。
不過,仔細一想的話就能明白。
鴻蒙創造世界的時候,鴻蒙之氣最先分化出來的就是‘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四大元素構成宇宙的根基,最早的光亮,必定不是來自於光係元素。而四大元素中能發光的,就隻有火元素了。
既然是由火元素來提供光明,那麼所有物質位麵的太陽,自然就會是火元素所構成。
也許在有的人看來,光元素與暗元素就是盤龍世界的陰陽,但在希夫看來,光元素和暗元素隻是次級衍生元素,畢竟最早的光是由火係元素提供,所以光元素最早應該是從火元素裡分離演化出來的。
按照前麵的一番推論,最早的光來自於火元素,那麼暗元素必定是來自於與火元素相對的元素——水元素。
為什麼說,光和暗兩種元素隻是次級衍生元素呢?
從原著林雷四元素變異,用地水火風四種主神之力,融合成鴻蒙靈氣,就可以看得出來,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才是根本,而光係,暗係和雷係,則是比四大元素要低一個層次的次級元素。
證據就是鴻蒙的原話:“要融合鴻蒙靈氣,必須四元素變異,多一種不行,少一種也不行。”(不是這樣說,但是意思一樣。)
由此可見,在鴻蒙看來:四大元素才是構成宇宙的主體根基,而光暗元素隻是後麵衍生的東西,拿來湊數用的。
話有些扯遠了,回轉前麵的話,希夫發現太陽是火元素聚合而成時,一瞬間想到了許多。接著他把神國融入太陽,除了保證神國不被打擾以外,也是為了占據‘太陽’這個概念。
作為位麵的光源之一,太陽的重要性自然是毋庸置疑。如果說,物質意義上的太陽是火元素聚合體,那麼概念意義上的太陽,不僅僅是火元素聚合體,更是代表著光明、白晝、文明等等概念,還影響著玉蘭位麵的氣候變化。
可以說,太陽的衍生方麵極多,對希夫來說更是一個重要無比的基點。占據了‘太陽’的概念,以後的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
占據‘太陽’概念的過程非常順利,畢竟太陽本身其實也彙聚著一部分信仰。這部分信仰構成了太陽的概念,融入了太陽本身。希夫讓神國融入太陽,自然也就接手了這部分信仰,輕而易舉地就占據了‘太陽’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