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部分則命名為海洋廊購物商場。
港威大廈的住宅部分是欣賞維港煙花海景的最理想位置。
1980年,整個海港城營業額為20億港元,營業盈利為17億港元。
而租戶零售銷售總額達到了100億港元,其中興華零售集團的銷售額占總體銷售額的八分之一。
因為九龍倉和興華零售是張卿的私人企業,張家的錢袋子。
1980年,光是海港城一個項目,便為張卿家族提供20億的利潤。
1980年,除去九龍倉,整個興華集團盈利利潤為53億港元,留存經營整個集團所需的40億港元後,張卿可隨意支配的資金達到13億港元。
而這個數目在幾年後將會呈指數倍數的形式增長。
為了保護這部分的財產安全,張卿決定成立家族基金會。
將興華集團賺的錢轉入家族基金會,由家族基金會進行投資和捐款,每年保證拿出10%的投資利潤投入到教育、醫療等公共領域。
將申請提交上去後,港府很快便通過了張卿的提案。
1980年12月底,張卿注資33億港元,家族基金會正式成立,由米國請來的專業團隊管理基金會。
成立的第二天,張卿便以基金會的名義給香江的東華醫院捐款2000萬港元。
1980年12月31號,由興盛置業在粉嶺與上水的兩個中低端大型屋邨建成。
興盛置業請來了興華地產的銷售部門幫忙推銷,半個月內便銷售一空。
中低端住宅的價格已經漲到了600港元每尺,粉嶺與上水兩個項目讓興盛置業獲利12億港元。
興華地產獲利4.8億港元。
1980年元旦剛過,興華地產便推出旗下三個地產項目,分彆是淘大花園第三期、石門邨第二期、大浦南新邨。
其中淘大花園第三期推出5棟35層的高端住宅大廈,共計1400個住宅單位,每個住宅單位麵積平均為500方尺,總計住宅麵積約為70萬方尺。
平均售價為1000港元一尺,淘大花園第三期讓興華地產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