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聞之也是大怒不已,大罵百官無恥,勳貴不爭,直接命二虎將所有人全部下了獄。
最後,還是在太子朱標從中勸和,還有馬皇後不住勸諫之下,皇上終於再拿出了一成份額。
但要求勳貴以外無論何人想要認購,必須雙倍銀錢才行。
百官們雖然心有不滿,但這畢竟是太子還有馬皇後三番五次向皇上請求的結果,為此都不知道與皇上吵了幾次了。
再者,勳貴們那是人家拿著免死鐵券換得的資格,他們手裡的份額是皇上給他們的補償。
他們沒付出什麼便可得到認購的份子,也算是走了大運,百官也是無話可說。
那麼他們感念太子恩德,又沒有免死鐵券,怎麼辦?
認購需要雙倍銀錢就雙倍吧!
反正倭國銀礦就在那裡,哪怕隻有那萬萬兩的銀礦,雙倍於勳貴的認購,到時也是能賺個盆滿缽滿的。
至於皇上想罵就罵吧,反正又不是一次兩次了,而且也掉不了一塊肉。
於是,有關係的官員們紛紛寫信回鄉。
接下來的日子裡,幾乎每天都有著無數輛裝滿錢財的馬車自應天城門而入。
短短十數日之間,太子府的府庫便已經堆放了兩百多萬貫銀錢,再也堆放不下了。
可是越來越多的銀錢不斷進宮,最後太子無奈求助老朱。
老朱說好辦,直接大手一揮。
來,都先給裝咱內庫裡,以後用時太子統一調度。
朱標:……
在此期間,也發生了一件事情。
告病在家休養的誠意伯劉伯溫,在得知韓國公李善長成功告老之後。
也是緊隨其後,讓其子劉漣代為奏請告老還鄉。
卻被老朱派人傳旨劈頭蓋臉大罵一頓,然後專門安排禦醫診脈。
禦醫回稟說是沾染了風寒,更是讓老朱惱怒。
而楊鳴每天的事情就簡單了。
他雖然封侯,但身上並無朝中官職,所以無需每日上朝。
每天就在酒樓還有各個作坊之間巡查,偶爾也會去狄夷千戶所看看**驤招收人員的進展情況。
酒樓如今已經進入正規,自他封侯當日,被**劾了,他就慢慢減少出現在鴻運酒樓的次數了。
雖然他身上的千戶隻是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