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問題。”
郝強點頭同意。
十幾分鐘後,郝強在黃明的陪同下,與區政府領導華朝民等人進行了會麵。
整個洽談流程與先前與黃明的交流頗為相似,但氛圍更加莊重和正式。
經過大約半個小時的深入交流和討論,雙方就合作細節達成了共識。
在下午一點鐘,華朝民等幾位領導陪同郝強前往各個工業區進行實地考察。
經過細致的考察和比較,郝強最終看中了位於中大南門往南直線3.3公裡處的大乾圍工業園區地塊。
該地塊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緊鄰環城高速出入口。
此外,該地塊還可以通過大乾圍碼頭實現水路運輸,為大物件運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該地塊周邊配套設施完善,員工生活十分便利,為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次日,郝強與區政府正式簽署了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郝強以1200萬元的價格成功獲得了80畝的國有出讓工業用地。
這塊土地以優惠價格出讓,如果在三年內郝強公司未能達到投資畝產力的要求,需補償優惠差價約800萬元。
另有一處毗鄰的兩百畝工業用地,兩年內如郝強有意擴張,可優先購置。
如兩年內未選擇購置,該地塊將由當地政府另行處置。
高新技術企業若要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需滿足一定條件,例如科技人員占當年職工總數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比10%以上。
郝強的企業也不屬於“三免三減半”稅收優惠政策,隻爭取到“ 一免兩減半”政策,對他來說,這也相當不錯了,不可能什麼好處都讓他占了。
簽署協議後,後續手續辦理一路開綠燈,隻需要幾天時間就能辦理下來。
土地費用繳納之後,郝強手頭幾乎無可支配資金,除非出售股票籌措資金。
不過,他並不著急。
他著手尋找合適的鋼結構建造公司,與三家公司洽談並審視其案例後,最終選定一家讓他感覺不錯的公司。
該公司將為郝強建造兩座鋼結構廠房,根據設計方案,總建築麵積達一萬平方米,層高十米,最大跨度三十二米。項目包括三十公分厚地坪及水電等基礎設施,談妥的總價為四百萬元。
郝強隻需支付首付款一百二十萬元,施工單位便可著手動工。
三天後,周五,4月15日。
郝強順利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證、開工許可證等所需證件。
他再委托江影去找銀行,拿土地來抵押貸款。
與此同時,他通知建築公司來勘察地形,設計鋼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