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全本免費閱讀
兩天後,1月25日。
這一天,這一天對郝強家人來說意義非凡。
彆墅喬遷之喜。
當地辦酒席可能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樣,說是今天正式開宴。
實際上,昨天下午,就開始殺豬,準備榨扣肉等工作了,來幫忙乾活的親朋好友和村民,在昨天晚上時,已經吃過一頓了,一些賓客還吃了一頓生豬肉宴。
這種生豬肉宴,必須是家養豬,而且需在宰殺後不久食用,取用的部位全是上等瘦肉,而非那種經冰凍處理的豬肉。
郝強吃生魚片,也能吃生牛肉片,但對生豬肉卻難以下咽。
農家自養豬就是好,肉香,哪怕不放佐料,腥臊味也不重。
在城市長大的人,尤其是95後,恐怕很少有機會品嘗到農村自養的豬肉,這種豬肉與養豬場裡那種快速育肥的飼料豬截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宰殺手法的差異也直接影響了豬肉的口感。
傳統農家宰殺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肉質的原汁原味,令人回味無窮。
今日,花龍村沉浸在喜慶的氛圍中,比過年還要熱鬨。
郝強父母盛情邀請了全村老少共同分享喬遷之喜,品嘗佳釀美饌。
花龍村全村人口近兩千人,本地姓氏有郝、陳、陸、廖等。
如今,全村近半數家庭都為郝強家效力,種植火鍋食材,他們都期望著在郝強家的帶領下,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自雙方合作以來,許多家庭的經濟狀況確實已有了顯著改觀。
可以說,郝強家才是花龍村真正的地頭蛇,跟古時的大地主挺相同的。
所以,郝強父母覺得,乾脆宴請全村算了,免得沒被宴請到的村民說他們看不起他們。
農村宴一般是中午一頓,晚上一頓。
在這個年頭,就算吃得好一些,人均成本也就五十塊錢而已。
如果當天吃不完,還要繼續吃,也就有“宴席吃三天”的說法。
不過,外村賓客隻會參加當天的中晚兩餐。
若是在酒店辦宴,通常隻吃一頓便告一段落。
然而,大多數農村人不喜歡在酒店宴請,認為隻吃一頓實在不夠儘興,且酒店菜肴雖美觀精致,但口感平平,缺乏地道的鄉土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