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開業,既忐忑又期待。
今天正值集市日,人潮湧動,不少民眾對摩托車雖有興趣,但普遍認為價格偏高。
但沒法,定價是死的,一分不少,隻能贈送一些禮物,讓顧客覺得賺到便宜。
下午五點鐘時,終於成交了一輛,為開業開了個好頭。
當天賣了多少輛,他需要向公司反饋信息。
賣一輛,就賺六百塊錢毛利,劉祥非常喜悅,立刻給未來摩托車公司的銷售對接號碼發了一條信息:“銷售一輛。”
與此同時,
已經開業的“未來摩托車授權店”有12家,當天銷售量有10輛。
郝強和林岩收到信息的時候,感覺還不錯。
次日,又有三家門店開業。
當天銷售量有15輛車,劉祥又賣了一輛。
已經開業三天的門店,三天賣兩輛車,這令他們無比興奮。
這些店老板已經做起了發財夢,隻要一個月能賣出二十輛車,毛利就高達一萬二千元。
租房和水電費等開支,加起來都不到一千塊錢。
一個月的收入,就相當於工廠工人一年的收入,他們自然感到無比欣喜。
3月17日,最後授權的五家門店也開業了。
這一天,整體銷量更是攀升至18輛的新高。
天盛大廈內,董事長辦公室。
林岩坐在郝強的對麵,兩人就這幾天授權店的情況展開了討論。
郝強淡定地說道:“數據還行,就看銷售穩定不穩定了。也許是開業初期,銷量會暫時看起來不錯。”
“嗯,那就多觀察一段時間,讓各店主加大宣傳力度。也許剛開業,當地民眾還不知情。”林岩點頭回道。
按照目前的銷售速度,如果每銷售五輛車就回籠資金,那麼資金周轉周期約為一周,但僅能回收五輛車的費用。
綜合考慮約兩千元的綜合成本和運輸費用,毛利空間被壓縮至七百元左右。
接下來的幾天,各店老板加大力度宣傳。
當地民眾知道當地開了一家電動摩托車店後,銷量很快攀升,平均每家店日銷接近2輛車。
未來摩托車出色的性能,諸如行駛平穩舒適、刹車性能良好、續航力強等特點,加之車身設計時尚漂亮,深受消費者一致好評,口碑迅速在當地傳開。
正如郝強分析的那樣,開業前期,宣傳跟上了,銷量會迎來一波高峰。
那些當初沒有報名開店的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