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董卓”(1 / 2)

《從戰俘開始的王國風雲》全本免費閱讀

腓立比的王宮內,亞基塔二世正在和奧維爾對話。

“也就是說,想在我的國內招募人手,作為羅馬輔助軍咯?”他眼神有些複雜的看著眼前的青年人。

奧維爾點頭承認:“是這樣,我們會給他們提供糧食和少量軍餉,訓練也不用擔心由我們負責,如果您沒意見的話,我想優先在難民營裡麵招募人手。”

從理性角度考慮,亞基塔二世沒有任何拒絕的必要。

首先,他已經和羅馬人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羅馬人輸了戰爭他一點好處都沒有。

其次,難民的口糧是個大問題,現在糧食價格很貴,羅馬人此舉就是幫自己緩解壓力,以免出現更嚴重的饑荒。

最後,這些臨時招募的羅協軍在戰爭結束後,大概率都會被解散,這些受過羅馬人救濟恩惠的人和其家人會成為自己寶貴的支持者,鞏固王國的基礎。

這時候,奧維爾又補充上一條無法拒絕的條款:“我已經和埃及總督說好了,他會低價賣給我們糧食,我會說服凱撒利亞的海軍艦隊幫忙運糧食,沒有那些商人賺取差價,糧食的價格比這邊的市場價低百分之三十左右,隻要您答應讓我們征兵剿滅叛軍就行,最後這些人會用來對付那些謀反者。”

條件實在是誘惑,最後亞基塔二世重重地點了點頭:“那隨你們的意吧,我準許這件事情了。”

對小國來說,來自大國的支援是非常有誘惑力的,但一不留心就會和那個大國綁定在一起,現在的帕爾菲就是如此情況。

其實這個國家和一般的羅馬行省已經沒有太多差彆了,羅馬人可以在這邊征兵、收稅、主持審判和頒布法律,與其說帕爾菲是個獨立的國家,不如說是有一定自治權的行省。

也許亞基塔二世認識到了這種情況,也許他沒有,但眼前的選擇,他隻能和羅馬人一條路走到黑了,離開了羅馬人,洶洶民意就會吞沒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