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武器改革(1 / 2)

《從戰俘開始的王國風雲》全本免費閱讀

僅僅是出於對皇室成員的基本尊重,穆其努斯還是跟對方看了裝備,但沒想到其中還真有門道。

原本羅馬人使用的重標槍其實非常精致,並不是一根木杆子上麵接一個金屬矛頭簡單粗暴,那是中世紀節約成本的用法,他們用的這種標槍是有專門設計的。

一米四長的木杆上麵接了一根細長的鐵杆,金屬杆的末端是一個錐形的尖銳槍頭,為了防止敵人回收利用。一旦命中目標,金屬杆就會彎曲,就算敵人拔出來也沒法再丟回去。

這種重標槍非常沉重,長兩米左右,射程一般就二十米,但穿透力和傷害都很可怕,幾乎是針對地中海環境量身打造。

這裡的戰爭主體幾乎都是精銳重裝步兵,接戰前兩輪標槍射出去,隻要命中目標不死也殘,哪怕沒有命中對方身體,隻是嵌入了對方的盾牌,也算是達成了目的。

這種標槍非常難拔出來,而且過於沉重,士兵要是舉著嵌入了標槍的盾牌,那根本支撐不了多久就會精疲力竭,甚至還會破壞平衡。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他們不得不丟掉自己的盾牌,這在白刃戰的時候非常吃虧,羅馬軍團兵可都是有大盾護身的。

大盾短劍和標槍,這套搭配麵對地中海附近的敵人非常有用,而且沒有明顯短板,在必要的時候標槍也能當短矛用,麵對什麼敵人也不會吃大虧,所以羅馬軍團一直沿用了許久,並不斷在此基礎上修修改改。

但是當麵對地中海世界以外的敵人的時候,這裝備有時候就會抓瞎,比如說麵對帕提亞人。

他們有更多騎兵,弓箭穿透力也更強,可以穿透士兵們並不算厚的大盾。羅馬人原本的標槍是對付重步兵用的,一般就帶兩根容錯率低,而且射程也很堪憂,根本夠不到帕提亞人的弓騎兵。

針對這種情況,羅馬人對標槍進行了改進,奧維爾就是提前拿出了這種改進方案,抄後人的作業。

出現在穆其努斯眼前的新標槍長度上並沒有縮水很多,還是兩米左右,不過明顯變輕變細了很多,在握柄的位置增加了一個配重金屬球用來平衡,並且槍頭形狀也從圓錐形變成了帶有倒刺的箭頭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