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搖頭歎息:“不是努力,是實在是沒頭緒。你看,我都浪費了這麼多好紙,明天怎麼說還是沒想出來。”
三皇子:“我其實也沒頭緒,這不是來你這裡散散心。”
其實他已經寫好了,但是總覺得其中差點什麼,所以才想著來這裡轉轉。
二皇子:“你也知道, 我當時在殿上選的賠,但是沒想好是賠銀錢,還是賠什麼,真是頭痛。”
他按按太陽穴,隨手扔了一遝寫過的紙,“伴讀寫的也無用,我分析過了,沒有參考價值。”
“確實如此,”三皇子點頭,掃過二皇子扔過來的紙的時候,目光落在某處,忽的一凝。
他抽出來最中間的那張,看了片刻,眼睛隱約亮了起來,壓住聲音裡的激動:“二哥,這張紙,我能拿回去嗎?”
“哪張?”
“就是這個。”
“這有何用?上麵連結論都沒寫出來,”二皇子蹙眉說,“你隨意吧,若是還有其他能激發你靈感的,也一並拿去。”
他慣常都是這樣,不怎麼爭搶,也不怎麼拔尖要強。
大皇子和三皇子看彼此不順眼,卻都能跟老二玩上來。
三皇子也不跟他客氣:“多謝二哥。”
語罷匆匆離去,甚至忘記了把書房的門關上。
二皇子坐在一地紙張裡,抬起頭,看著他的背影,微微扯了扯唇-
次日上朝。
三位皇子闡述南寧賠償與否的問題。
大皇子曰不賠,大周即便是百姓,也不容得南寧踐踏,若是賠償,豈不是有失大周國威,令百姓寒心。
且不論是不是他寫的,語氣鏗鏘激揚,贏得部分武將的讚同。
二皇子曰賠,大周禮儀之邦,不應計較細枝末節,既然我方有錯,賠禮道歉便是,至於南寧其他無理要求,可以無視。
三皇子曰不賠, 先是讚同了大皇子說的話,然後補充道:“但是不賠,或許會激起南寧怒火,引得對方開戰,此時開戰正理在對方,不在大周。不管是賠還是不賠,大周都必須占據正當理由。”
看似端水的回答,卻叫崇昭帝龍心大悅,在乾極殿大讚三皇子思慮周全。
大皇子十分不爽的看向滿麵春風的三皇子,後者嘴角揚起,回以微笑。
“其實我也是在大哥回答的啟發下,剛剛想出來的。”
大皇子皮笑肉不笑:“那你真棒。”
在大皇子看來,三皇子跟他同樣選擇‘不賠’,就是在同他打擂台,現在三皇子獲得誇獎,那他就是輸了一籌。
二皇子站在自己的位置不聲不響,跟平常一樣,從來都不參與長兄和三弟的爭鋒-
大周沒有立即賠付南寧,一拖再拖。
南寧皇帝越發不滿,多次發來國書,表示譴責。
與此同時,南寧和大周接壤處衝突越發嚴重,兩國矛盾越積越多。
曲渡邊一直在等開戰的消息。
一個月後,南寧皇帝憤慨無比,在國書中罵道:
“南寧隻求賠付,爾國君王竟忽視至此,簡直無恥至極!”
隨後一力壓下不可開戰的反戰派,以‘平民憤’的理由準備對大周開戰,動作非常迅捷,顯然是早就有所準備。
然而就在這時,崇昭帝突然答應賠付,賠償南寧國黃金千兩。
隨行使臣甚至是某位德高望重的宗親,顯得大周的道歉來的誠意十足。
南寧皇帝一時哽住,開戰的理由沒了,國內的反戰派瞬間反撲。
他隻得暫時把自己的野心按捺下來。
誰料,大周送黃金的使臣走到南寧的邊境,其中那位德高望重的宗親,竟突然被南寧的百姓殺了,手法極其殘忍。
崇昭帝大怒,在國書中罵道:
“大周願和解,為表鄭重,準備數月,千裡賠付,爾國君王卻殺大周使臣,實乃不義至極!”
大周群臣俱感恥辱,群情激憤,隨以‘伐不義’的正當名義,宣布對南寧開戰。
南寧皇帝:“……”
狗東西,戲真多。
他們南寧的百姓能越過重重防衛殺你大周的宗親?這瞎話編的誰能信?
大周的皇帝真不要臉!-
“這就是戰爭‘師出有名’的必要,它很重要。若是征伐不義,大周便是正義之軍,若是被征伐,那在道義上就弱了三分。”
聽完方太傅的敘述。
曲渡邊,“所以那個倒黴的宗親……?”
方太傅:“哦,陛下早就看他不順眼了。給他派的這個差事,他還以為是好事、肥差,想貪一貪。”
“他的死就是為了成全大周的‘伐不義’,至於怎麼死的……活和死,都有千百種辦法。隻要最終目的達到了,不會有人在乎這個。”
曲渡邊:“那這場戰爭會打多久?”
方太傅思忖:“短則一月,長則半年吧。”
曲渡邊看向窗外的木芙蓉花。
有一枝低矮的花枝,斜斜伸進了窗內。
“應該會贏的吧。”
……
崇昭十六年秋。
大周與南寧開戰,戰況焦灼,三月不休,夏宏持令秘潛鎮南關,統鎮南關三軍分係。
是歲飛雪。
京都城內覆蓋了一層薄雪。
八百裡加急的快馬馳騁而來,馬上之人一入城門便大喊:
“大捷——!鎮南關大捷!!”
曲渡邊推開窗戶,趴在窗沿上看落雪。
崇昭十六年冬。
鎮南關大捷,南寧國敗,獻質子於大周,使臣入周談判。
作者有話要說
來了來了,早安!
抽36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