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的記載更說明了文成公主嫁吐蕃之後很可能隻是一個擺設,鬆讚乾布隻為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而大昭寺卻是為尼泊爾的尺尊公主所修建,同時還將文成公主作為嫁妝帶去的釋迦牟尼像放在大昭寺。
而且九年之後鬆讚乾布掛了,文成公主又這樣在吐蕃生活了三十年,最後死於天花。
不可否認,文成公主與鬆讚乾布為當時的大唐和吐蕃做出了巨大貢獻,大唐當時因為有突厥強敵在,沒有吐蕃騷擾的後方,使得唐朝可以專心對付突厥,而吐蕃受益最大,畢竟那可是全世界最優秀國度的工匠還有書籍。
不過不論其曆史功績後人如何稱頌,這終究是一場政治婚姻,作為政治聯姻犧牲品的文成公主也不過是李世民從其宗室選出來臨時加封的,所以誰會在意這麼一個人的幸福呢。
以宗室之女或者其他女子冒充公主遠嫁彆國這一套辦法可不是李二發明的,早在漢朝就有了。
帝王終究也是人,也不願意自己的女兒遠嫁酷寒之地喝西北風吃土,畢竟異國他鄉,習俗與中原差異極大,倫理道德更加非人類,遠嫁敵國之女往往沒什麼好生活。
比如匈奴的習俗,基本上嫁過去之後,要是丈夫死了,那就會嫁給兒子或者兄弟,一句話概況就是‘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王昭君其實就麵對過這種局麵,那時候王昭君所嫁的匈奴單於由於年齡很大了,所以在王昭君給他生下一女之後,這單於就是了,當時王昭君還以為丈夫死了就可以回到大漢,結果沒想到他丈夫呼韓邪的兒子又給漢帝上書娶自己。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當然王昭君隻是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縮影,漢朝的還有細君公主,二嫁之後抑鬱而死。還有解憂公主,她嫁了三次,不過她最終已年老思鄉為由,得了漢帝同意,活著回到了漢朝。
由此可見曆史是多麼殘酷。
這些人隻經曆當然可歌可泣,名垂青史,但拍成電視劇去騙後人就不好了。
所以說穿越實際上是十分危險的,一著不慎發型就可能就變成金錢鼠尾辮,或者跟葉涼晨一樣
不過好在葉涼晨並非凡人,所以她倒是不怕,況且如今的李二也不是讓她真的嫁給鬆讚乾布,要是真的,她絕對立刻馬上踏雲而去。
葉涼晨思索許久,宣政殿內眾人也不打攪她,畢竟這事誰也不能強迫她,修行者的手段,目前他們也沒法強迫。
李二與眾人也不過是結合她要跟玄奘大師西行的想法,提個意見而已。
此時,靜悄悄的大殿之上,忽然傳出一聲細若遊絲的歎息。
隨後與歎息聲一樣音色的聲音傳出,眾人一聽就知道這是葉涼晨的聲音:“既然如此,我便為陛下取一國,隻是隨行的天策與蒼雲軍陛下可有計劃?”
李世民先是走到葉涼晨前麵給她行了個大禮,然後說道:“如此便多謝先生了,三日後便是良辰吉時,屆時朕便給葉先生舉行公主加封儀式,而西行時間則定在半年後,屆時帝國拿下吐蕃之後,先生便以護送為由繼續與玄奘法師西行。”
李世民立刻下了決定,為了吐蕃之事,西天取經拖延一些時日也沒什麼。他又說道:“至於護衛隨從,朕以為若是過多反而引起吐蕃小兒懷疑,故欲在兩軍之中分彆選一百五十人最優者組成三百人小隊,聽候先生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