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難度劫難(2 / 2)

“然,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天地清濁分以來,從未有過逆轉時空之事,那鎮元大仙如此作為卻頗失有道修真之本分。然,大道五十,天演四九,人遁其一。凡事自有定數,隻有解決之法。”

如來在諸佛麵前引用了《易》裡麵的說法來說明情況,諸佛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即便如來說《易》裡麵的話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他們也覺得正確無比。

畢竟那幫儒家都能將《易經》納入到儒家典籍裡了,自己這邊引用一句話而已,簡直小兒科。

這時候如來繼續說道:“觀音尊者且先歸位,我將往五莊觀走一遭,也有許多年未曾與鎮元大仙論道了。”

如來說完這句話就同身下的十二品功德金蓮一起升起,然後瞬間消逝在諸佛視野之中。

其實他也沒辦法,神通廣大什麼的都是相對的,時光倒流這種事他就做不到,所以隻好自己去找鎮元子了。

如來的的行動能力可不是區區筋鬥雲能比的,沒一會就從靈山到五莊觀。他剛到五莊觀地界,鎮元子就感覺到了。

如果是平時的話,他會出門相迎,但此刻嘛,既然都已經同嶽原舟計劃好了並且已經跟嶽原舟論道許久得到了他想知道的,那就把隻能把事情辦下去了。

而如來卻低調了許多,畢竟他隻是來賣麵子的,所以到了五莊觀就自覺從蓮台下來走過去敲門。

這種按照正常見客模式走的方式讓鎮元子內心都有些愧疚,隻是他既然已經答應嶽原舟,那麼就不會反悔。

於是不論如來如何說,他就一句話,不放人。

到了這時候,如來已經意識到事情的詭異之處,按理說鎮元子不應該有如此表現才對,畢竟廣交好友才是鎮元子長久以來所堅持的,如今這麼不好說話,顯然有內情。

隻是如來好說歹說,鎮元子就是不說出其中隱情,搞得如來都有些惱火。

於是不得已便向鎮元子提出,兩人做過一場,他勝了鎮元子就放人,不勝那麼西遊之事他再也半句不提。

如來的提議正是鎮元子想要的,因為他雖然答應了嶽原舟說要把事情鬨大,但具體要鬨多大就沒有一個確切的約定了,一切由他自主決定。

鎮元子其實是個不錯的仙,答應的事情就不含糊,如今的表現正好可以說明這點。

鎮元子早就想過了,這天地之間除了自己,已經不可能再有其他人有人參果了,那麼按理說唐三藏就不可能放,但按照自己與嶽原舟的約定看,這唐三藏又必須繼續西天取經。

所以他隻好在事情鬨大這件事上做文章。

“跟如來做一場,對西天取經來說也算是大劫難了吧?”鎮元子與如來一起往一邊西邊飛一邊暗暗道。

一會之後如來看了看周圍景象,見已經來到西牛賀洲與南贍部洲交界處,就對鎮元子說道:“就在此地如何?大仙可要做些準備?”

鎮元子俯視大地,看到兩部洲之間的大片空曠海域,不由點點頭說道:“過過手還需要甚準備,隻是此地生靈怕是要遭殃了。”

這裡是兩部洲交界處,按照這方世界的大陸布局,四大部洲都隔著無邊無際的大海,但南贍部洲與西牛賀洲倒是算是相鄰,所間隔的海洋也不是很大,但也有萬裡之遙。

“阿彌陀佛!”如來宣了一聲佛號,就往下降落與一島嶼之上,然後現出仗六金身,十二品功德金蓮自然也被他召喚了出來,一時之間變得金光燦燦。

“大仙,請了!”

鎮元子聞言哈哈一笑,然後也降到島嶼上,須發無風自動起來,袖袍更是如同被鼓風機吹起一般變得碩大無比。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