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笑聲不斷,人人熱情似火!
不多時,桌上有人起身給店裡幫忙,又是添水,又是幫劉初心收拾桌子,還有人進後廚幫忙一盤一盤的端菜出來。
而老板則又拎著茶壺轉到另一桌朋友那裡去了。
“服務員,加點水。”
“服務員,沒紙了,再拿點紙來。”
“服務員......”客人的催促聲一聲接一聲。
劉初心隻能置若罔聞,餘光中她看到客人催促了好幾分鐘後,才有同事去加水,剛添了兩杯,茶壺就沒水了,轉身去續水,卻又被彆的事情絆住了。
收回目光,劉初心低頭忙手上的事情,不再去想。
總之,營業的第一個晚上隻能用雞飛狗跳來形容,這一切說到底,還是店裡準備的不夠充分。
這次之後劉初心以為老板會更換茶壺,畢竟事實如此,拳頭大的茶壺看起來是精致,但是根本不實用呀!
在第二天早上的例會上也有人提出這個問題,沒想到老板一邊承認茶壺的缺點,一邊又說要繼續用它,理由僅僅隻是降低成本!
老板道:“昨天開業大家都辛苦了,但我要說一點,茶壺是小了點,我們多跑幾趟動作快點就好了,這個不是什麼問題。”
“還有,大家不要把心思都放在已經坐下點了菜的客人身上。我看到有的人給一桌客人加水,來來回回好幾趟都沒加完,有新的客人來了也沒人及時接待。這個時候,你們先不要忙著加水,先把新來的客人招呼坐下來點了菜再去給之前的客人加水也可以啊!因為他們已經坐下來點過餐了,等一會兒也很正常,不會因為你添水慢一點就不吃了。一般客人來吃飯的時候,都是高峰期,也會理解你們的。”
稍微歇了歇嘴,他又接著道:“我們重點是要接待新來的客人,當然這不是說已經點餐的客人就不重要了,隻是事情分輕重緩急。我們及時給來了的客人點餐,後廚也好早做準備,不要客人來了半天沒人招呼,他就極可能起身走了,去換一家店吃飯。”
老板說了很多,最後硬聲總結道:“飯店一切都才剛開始,我們要讓客人來了一次,還有再來的衝動。”
聽了老板一席話,劉初心似懂非懂,心中泛起陣陣怪異的感覺,她知道自己這是不完全認同老板的觀點,但也懶得深想。
店裡都是大圓桌,一桌能坐十個人,一個茶壺至少得續4次水才能把一桌客人的茶水添完。
並且續水的地方也不近,在靠邊的轉角處。
若是換個大點的茶壺,每桌一次性添完水,能省下來不少時間。而且添水的時候,有時還會碰到客人有彆的問題要處理,常常不能像老板說的那樣,快速的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