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收入大增(1 / 2)

寒門新貴 月白作秋衣 4902 字 2個月前

《寒門新貴》全本免費閱讀

看了一上午,謝熠自我感覺還是不錯的,繁體字認讀、斷句和釋義等等,短短一個上午他習慣了不少。

他也大致得出了一個學習方法,遇到不懂的字句先標注下來,再找機會問董墨言,通過這樣的方法先把四書讀熟背熟。

至於完全理解讀通,那就是上書院之後再問先生的事了,現在他隻管把苦功夫做好。

謝熠有個優點,認定了一件事就會全神貫注投入,心無旁騖做好它。

到得中午,青川書院放午課,謝熠到門口去等,學子們成群結隊從書院出來,不多時謝熠便看到了董墨言。

他招了招手,董墨言從人群後往他這邊過來,看見他手裡提的東西,便問:“都買了什麼?”

謝熠一一說了,董墨言道:“有什麼不懂的隨時問我,下次等我放旬假,咱們一起看書學字。”

謝熠求之不得,到鎮上找了家館子,大大方方請董墨言吃了一頓飯,謝熠邊吃邊向董墨言討教剛才不懂的地方,董墨言一一解答,兩人感情由此越來越好。

下半晌謝熠便不去書院那邊,和董墨言分彆,自己返回煉鹽房,將書本都拆出來,筆墨紙張安置好,開始自己動手做一個小硯台——他買回來的墨是塊狀的,不是墨水,寫字要用的話,需要用硯台磨成墨汁。

青川河邊就有許多形狀各異的石頭,謝熠找了一圈,找了一塊中間有小凹槽的,底部相對平坦的,取回來自己再打磨一下,就得到了一個簡易版的小硯台,洗乾淨之後開始磨墨,拿出紙筆和字帖,開始迫不及待練字起來。

科舉考試要求的字體叫做“館閣體”,這種字體不講個性,但勝在工整統一,有條有理,看起來端莊板正,尤其是書寫文章錯落有致,大方得體,像是印刷般精致。

謝熠練習的就是這種館閣體。

當然,謝熠也可以在泥地上用樹枝寫字,但那是寫字識字不是練字,謝熠要的不是識字而是練出一手足夠漂亮的,足以上科舉考場的字體來,因此這些筆墨紙張的花費是不能省的,隻有真正沾墨用筆,才能學會提筆藏鋒橫豎撇捺的章法來,書法要在筆劃細微處見功夫,用樹枝在泥地上寫字很難有這樣的效果。

謝熠一筆一劃,在這小小的青川鎮,書寫著他的未來。

就這樣一個月過去了。

謝熠自學效果成績不錯,整部《論語》他都已經讀熟且完全背誦下來,毛筆字也初見雛形,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件事也收到了看得見的結果——第一個月煉製的細鹽結款下來了!

他和董昌浩是一月一算,每天粗鹽細鹽各用多少各出多少都有紀錄,統計下來,上個月謝熠一共用了九百斤粗鹽,煉出六百八十斤細鹽。

除去鹽引、損耗、車馬人力等各項用度,董昌浩在賬冊上準確算出這六百八十斤細鹽的純利是五十八兩銀子!

按照他和謝熠的約定,謝熠便有二十九兩銀子的進項。

一個月二十九兩銀子!

當董昌浩將沉甸甸的銀錠交到自己手上時,謝熠雖然心裡有數,但拿著這麼多銀子,謝熠還是忍不住激動。

落袋為安,有了這筆錢,他心裡就實實在在的踏實多了。

“熠賢侄,莫怪伯伯多嘴,俗話說財不可外露,這些銀子你拿著不方便,還是到錢莊開一個戶頭存著。”

青川鎮作為南北通衢的商業重鎮,又有官道經過,錢莊是早就應運而生的了。

謝熠當然也是這麼打算的,這麼多銀子他也不可能拿回家給陳氏存著,畢竟他在家人眼中隻是到商行當學徒,冷不防拿這麼多銀子回去,跟家人倒不好交代。

“好,得空我去錢莊存著。”

董昌浩道:“先前我忙,有件事倒忘了,你每個月也不能天天都煉鹽,還是要讓自己休息幾日,你看這樣如何?商行的學徒都是照旬假十日一休,你便十日兩休,當然一切看你安排,隻要能把鹽煉出來,伯伯都由得你。”

其實這一個多月以來,謝熠已經是半工半休狀態了,每天煉三十斤粗鹽,他最多花五六個小時,其餘的時間都在看書練字,現在聽董昌浩這麼說,他便說道:“好,就按伯伯說的做,每個月我保證將三車粗鹽煉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