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航聽說過在法國有一道料理叫做ortolan,中譯為烤圃鵐(pu_wu),主要食材是一種將棲息於法國西南部地區的名為圃鵐的保育動物,外形為不足一掌之大的嬌小的鳥類,進入食譜的時間可追溯到羅馬帝國時代,獵人們在叢林狩獵未果便會打幾隻圃鵐烤熟食用,後又上了驕奢淫逸古羅馬貴族們的菜單。
由於美味性和食用價值性,1976年歐盟就將圃鵐定列入了保育名單,然而法國卻是在20年後才跟進立法,在這20年的時間裡烤圃鵐這道菜廣受上流人士們的推崇,一口能將酒香浸染透的小鳥整個囫圇放入嘴中,一口咬下後內臟和肉香濃鬱的風味將會衝滿鼻腔,肥油、內臟、骨頭與血肉被咬碎成一股熱流吞入腹中鮮美程度能讓人吞咬掉自己的舌頭。
市場的需求造成供貨不應的時局,盜獵的罰款日益增多,可這道菜依然常年出現在法國上流圈的菜單中,在銀托盤盛著烤好的幼小圃鵐端上燭火搖曳的餐桌時,食客們往往會將桌上白色的餐巾紙打開,蓋在自己的臉上,以掩蓋吞吃整個圃鵐時難看的嘴臉。
——不讓上帝看見這貪婪醜陋的嘴臉。
這是他們最後的自欺欺人和聊以慰藉。
教堂中,鐘聲停擺,有人高唱聖歌。
每一個人都動作一致地將膝上的白布拾起,脫下黑色雨衣的兜帽,將白布蓋在了自己的頭頂上,虔誠又熱忱地看向高台上分娩的女人,在一聲聲湧至潮巔又摔退低穀的痛呼中低下頭不敢目睹這神聖的一幕,他們渾身激動得顫抖大力地祈禱著,期望聖子的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