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甫?穆成吉?”我嗬嗬嗬了,這兩個人我自然知道,根據之前看的官方傳記本子,他們是周家和穆家的老祖宗,當年一左一右,跟著衛太祖征戰沙場,浴血將這天下給打了下來。衛國開國之後,穆成吉受封天下兵馬大元帥,掌衛國二十萬兵馬,周甫受封文昌侯,世代封蔭。其實照這個看來,周家吃虧了些,雖然身份尊貴,但畢竟不如穆家掌控實權。
“周家受封侯爵,在朝中漸漸閒置官職,轉而鑽營經商去了,看似不理朝政,其實沒有人知道,周家是衛國公的一個暗棋。”白葉說。
“暗棋?”我有些驚訝。這個年代諸侯動亂,烽煙四起,明爭暗奪,國與國之間的鬥爭著實慘烈,放在台麵兒上的都需要擺事實講道理仁義做足了才能動手,於是很多事情隻能從暗處下手。正如薑國的南宮世家,他們麵為營商,通過這一層關係廣交天下,布出多少人脈資源不說,更為薑國在暗處做了各種不上台麵的事情,如果周家是衛國的暗棋,那麼衛國那些不上台麵的事情,便多是出自周家的手筆了。
白葉的言辭中透著無奈:“這世上,有人攬了盛名,便注定要有人隱於黑暗中不能見光。穆家掌二十萬兵馬,替衛國公出生入死,終將國本穩固,穆家世代駐守邊關,為衛國立下汗馬功勞,代代家主皆武將出生忠心耿耿,在朝中威望漸高,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無不對忠勇的穆家交口稱讚,反觀周家便有些碌碌無為了,自開國受封之後,他們一直熱心營商,擴充家業,世人皆道他們心安理得的享受著老祖宗掙來的蔭蔽,不為朝廷做事,隻用著手中權力為自家牟利。”
我接過話:“那麼照你的意思,周家其實跟南宮家一樣?”
白葉想了想:“一樣,又不一樣。同樣在暗處為王效力,晉州南宮世家多給薑王提供暗線和金錢的支撐,而周家主要替衛王解決那些用不了常規手段解決的麻煩,衛國最上不了台麵的那些事情,都是周家去處理。”
聽著到令人好奇,更讓人覺得感慨:“那周家跟衛國公的關係得多鐵才能一直保持這樣的關係啊!知道一個人的全部陰暗秘密……呀?”我忽然冒出個想法:“我聽六師兄他們說,周家世代家主皆活不過三十歲,難不成跟這事兒有關?”
白葉沒直接回答我,而是繼續說:“周甫對衛國公忠心耿耿,作為一個臣子,他對衛國公的推心置腹感恩戴德,衛國公待他也確實比待穆家更為親密些。大隱於市以來,周甫知道了衛國很多秘密,同時也為衛國公做了很多事情,為了消除與衛國公的嫌隙,他主動喝了一個叫做‘千日鴆’的毒,這種毒本身沒有多大的傷害,若一直按時服下解藥,對性命並無影響,若是服藥不不及,便會有性命之憂。”
對這種愚忠行為除了豎起大拇指之外,我實在想不出還要怎麼表達內心的佩服:“然後衛國公就黑化了?沒給周甫解藥讓他死了?”
白葉受傷不輕,咳了兩聲,還是繼續撐著跟我說:“不是,衛國公與周甫二人從未有過嫌隙,一個坦誠相待,一個鞠躬儘瘁,隻是周甫早年替衛國公擋過刀劍,身子一直不是很好,很快便纏綿病榻,彌留那一晚衛國公親臨文昌侯府,寫下手諭,文昌侯府與衛國國運相濟,一門同昌。周甫感恩於衛國公的傾心相待,為報這份相知恩情,他要他們周家世代傾儘全力為衛國公隱於暗處效力,所以讓他的小兒子也服下了千日鴆。”
“……”我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跟他二人都沉默了一陣,方才忍不住感慨道道:“你說的這個文昌侯周甫……聽上去略奇葩啊。”
白葉眼神微斂,望向窗外,夜色濃鬱,雪絨苓在院中正靜靜開著。
“或許,他們那種共過生死的主仆情誼,旁人是輕易無法理解的吧。”他說。
我對此表示讚同:“然後呢?”
白葉的眼色有些暗淡:“周甫的初衷是好的,衛國公的情誼也是真的,隻是後世之事,誰又能料得到呢。”
我回想了一下:“我記得,周甫死後沒多久,衛太祖也去了。”
當年即位的衛國第二任王上,即衛太祖的大兒子衛世公。據我了解,衛世公並不如他的父王那般有主見,但他跟他父王不同,他更親近穆家一些,很多意見都是聽從老將軍穆成吉的意思。
白葉繼續道:“當年穆成吉本就嫉恨著衛太祖對周家的蔭蔽情誼,此番新王登基,他正好借了這個機會進了不少讒言,讓衛世公對文昌侯府起了嫌隙,與之漸漸疏遠,穆成吉的命很長,一直又活到衛世公的兒子衛宣王即位,這位少年新王更是尊重穆成吉這位安邦定國的老將軍。原本周家家主是自願喝下千日鴆,但到後麵卻在穆家的左右下,變成了脅迫。”
“什麼意思?”
“一開始是周家為了表示忠心,自願飲下千日鴆。直到後來,周家第三任家主被穆成吉殺了,衛世公與穆家一起控製住了周家第四代家主,當時一個年僅十歲的孩童,讓他喝下千日鴆,繼續做著替衛國效力的事情。從那一代開始,周家每代家主便都活不過三十歲,因為到了那個年紀,衛王和穆家定會娶那家主的性命,然後再讓他十歲的稚子喝下千日鴆,加以培養訓練,為己所用,如此代代循環。”
我震驚了,這種做法實在是太坑爹,太缺德了。在周家稚子十歲的時候,殺了他爹,對其用藥物控製,精神洗腦,為己所用,一旦到了不能控製的年紀,再將之殺了培養下一個家主。
世人都對衛國文昌侯尊貴榮寵的地位羨慕不已,殊不知他們身處高位,榮華富貴,過的日子卻連最普通的百姓都不如。
我想了想,對白葉道:“其實周家落得如此,並非穆家的讒言能夠一力左右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周家的那些家主替衛王秘密做事,知道了太多不該知道的事情,這種知道得太多的人通常都不能長命,更何況他們還掌握著非常強勢的資源和勢力,衛王更需要完全將他們控製在手,衛王們讓周家那些家主死在三十歲,選擇再培養他們十歲的兒子,也算是給自己規避風險的做法。”
白葉很有內容的看了我一眼,像我這般平日裡胡言亂語、毫無思想隻會寫些亂七八糟歪話本的女人,竟也能作出這一翻頗具政治意味的理性分析來,估計讓他頗感驚訝。
我決定繼續讓他驚訝:“他們周家掌握了衛國最黑暗、最不為人知的秘密,衛太祖與周甫固然君臣深誼,彼此能夠做到毫無罅隙猜嫌,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的後人可以做到,衛國的世代國君們為了自己家族對這個國家的絕對統治,是絕對不會容許周家超出自己的控製範圍的,你說因為穆家進讒言害了周家,我不這麼認為,也不是我給我們家開脫,我認為,在這件事上,穆家隻是正好做了個順水推舟的惡人而已。”
白葉聽完我說的,沉默許久,然後道:“你說的,也有道理。”
周、穆兩家無論誰欠了誰,都不過是衛王手下的一顆顆棋子而已,穆家手握兵馬,乃朝廷重臣,一門忠烈的形象也在那兒擺著,曆代衛王們明裡就可以控製住,而周家暗隱於市,做的都是暗中動作,俗話說成也蕭何敗蕭何,周家這顆暗棋若是用好了,便能讓衛王,於內他趙家皇位穩定、政權鞏固,於外,衛國在諸侯國中一舉而強,遙遙領先。若是控製不住這顆暗棋,那文昌侯周家必定能成覆國之勢。此時,正好穆成吉對周家有了嫌隙,狡詐的衛王便選中了穆家來共同牽製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