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敢死隊(1 / 2)

《民國之桂係開局》全本免費閱讀

李中仁、白崇喜、黃紹竑的結合,意味著著新桂係正式成立,廣西即將迎來他們的年代,後人稱為桂係三傑,在民國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25年,原來屬於陸榮廷部下的沈鴻英逐漸壯大,統一廣西的欲望日益增長,李中仁的存在成為他擴張路上的絆腳石。於二月下旬發兵攻打李中仁,以實現自己的野心。

這年頭,仗是打不完的。

陳德良認為沈鴻英敢對李中仁用兵,理由不外兩個:第一,沈鴻英斷定李中仁和雲南唐繼堯必有大戰,李中仁實力要遠弱於唐繼堯,所以他的部下肯定已經人心惶惶,不堪一擊。

第二,沈鴻英害怕唐繼堯消滅了李中仁之後,順勢一統廣西,想要在唐繼堯手裡搶奪廣西就困難多了。所以乾脆先下手為強,自己先把廣西給拿下。

念此,陳德良不禁搖了搖頭冷笑著,這沈鴻英到底是踢到了鋼板,彆說唐繼堯不能打敗李中仁,就算是稱時代周刊為“中國最強者”吳佩孚,他的覆滅也和新桂係有著直接的關係。

哪怕是後來的校長在他們麵前也屢屢吃癟。

軍事能力、戰略思維上的領先在戰爭中是致命的,沈鴻英的出兵方向,作戰目標都能被李中仁預料到。

兵法雲,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雖然沈鴻英擁兵兩萬餘,而李中仁兵不過萬,但陳德良卻認為這場戰爭中到底誰的實力更強還不好說。

李中仁判斷沈鴻英的主力肯定在柳江附近,想要截斷大河(桂人習慣稱潯江為大河),使得自己首尾不能相連。

所以李中仁的反擊策略很簡單,就是迅速找到敵軍主力,各個擊破。陳德良以後世的眼光看來這個思路沒什麼問題,後來的結果也印證了他的猜想。

最後決定兵分三路去抗擊沈鴻英,三路分彆是賀縣、平樂、柳州。戰鬥部署定下來後,白崇喜和鐘祖培率一連士兵乘輪船往柳江上駛,陳德良作為鐘祖培的尖刀連,奉命跟隨白崇喜先行武宣。1925年,一月三十號正午,抵達武宣

地圖上,武宣處於柳江的必經之地,且地形開闊,易攻難守,就連陳德良也一眼看出此地必有一場大戰。

於是他向白崇喜建議:“參謀長,總司令認為沈軍的主力在柳江,武宣三麵環江,這裡恐怕即將爆發戰鬥,我認為我們需要立刻設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