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你是想做出租車生意?萬萬不可啊,坐一次要四五塊大洋,窮人家哪裡坐得起,坐得起的有錢人自己也有汽車。我看這個賺不來錢,也沒聽有什麼人做這個事情。”
“那一輛汽車多少錢,廣州比較多的是那幾個品牌,都是什麼價位。”
“價錢的話差彆就大了,雖然同樣是汽車,便宜的兩三千就可以了,貴的話要上萬大洋。便宜的品牌就是奧斯汀、彆爾,一個英國貨一個美國貨。雪弗蘭和福特都是美國進口車,他們的價格就貴一點,好像都要五千以上。”
好家夥,一輛車才兩三千塊,打一次車就要好幾塊,這個行業利潤還真恐怖,陳德良不禁咂舌。繼續問道:“那加油呢,油價怎麼樣?”
“油價不固定的,有時候三四**就可以,有時候要五六**每升。”
張明的話讓陳德良有點納悶,這油價一點兒也不貴啊,同車費比起來算得上是便宜了。可國內現在不產油啊,油價怎麼會那麼低。又想了一下,陳德良自嘲的說了句:“真是陷入了慣性思維。”其實也不複雜,嚴格來說現在石油的開采成本是比後來的高,也正因為是石油產量相對較少以及石油工業的不發達。汽車和機械設備的普及程度有限,因此油價並不高。
眼看陳德良沒有降低興趣,張明有點急了,剛剛受人恩惠,打心底不願意看好人掉入火坑,連忙說道“依我開那麼久車的經驗來看,除非很著急,這個車是沒什麼人願意坐的。很多地方路難走,車子容易壞,加油也是一筆不少的錢,養一輛車成本太高了。現在雖然有一些出租車的店,可我看很快就會倒閉的。”
張明當然不會知道出租車行業後來的蓬勃發展,陳德良也很難對張明描述以後繁榮的打車市場。以目前時代的水平,誰能像陳德良一樣開天眼般的看見後來的發展。大量西方國家的人居住在廣州,他們的生活方式逐漸影響了這座城市。廣州慢慢從一個封建國家的城市發展成一個現代城市,能經常接觸到西方人的權貴人家生活也漸漸西化。
像老式電影一樣,那時候富豪權貴們的老爺、太太們穿的是洋裝、吃高級西餐、連結婚也是西式婚禮,這些都變成了常見的事情。當時市民的出行方式也不可避免地發生改變,富人出遠門從前一直是坐黃包車或者是馬車,但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