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集合(2 / 2)

兩人竊竊私語的時候,門口進來幾個人,為首的身材不高,可體格卻一點也不瘦弱,正是李宗仁。跟在他身邊的三個人,其中一個三十歲上下,整潔的發型,雖然是短發,可也能看出經常修整。眉毛濃密,眼睛堅定有神,光滑的下巴沒有一根胡須,此人很注意儀表。這人陳德良認識,他叫黃紹竑,廣西三傑之一。

還有兩個人陳德良就不認識,偏過腦袋問鐘祖培:“那兩個人是誰啊。”

鐘祖培自然知道陳德良問的是誰,低聲答道:“範石生和他的參謀長楊蓁。”

“原來是他們,廣州方麵的援軍。”

範石生他們的來曆,陳德良不久前才得知。他是顧品珍的老部下,顧品珍又是唐繼堯的大將。1920年顧品珍在四川駐防,四川的軍閥想把這條過江龍趕跑,就利用川人治川的口號把顧品珍逼回雲南。顧品珍帶著殘部狼狽不堪地退回雲南,這位曾經在護國戰爭中以寡敵眾挽救危局的驍將

,一直是唐繼堯手中的對外擴張的王牌,。雖然一直過著是刀口舔血的日子,曆儘坎坷,但是既然是敗軍之將,唐繼堯自然不可能會給好臉色看。作為滇軍中最能打的悍將之一,顧品珍開始反思自己,帶領一幫袍澤為唐繼堯征戰異鄉,他卻躲在背後坐享其成,把顧品珍和滇軍兄弟當作追名逐利的工具。

所以顧品珍決意要反,趁唐繼堯揮師追擊敵人之際,一舉攻克昆明。唐繼堯就這樣被趕下台,那年冬天唐繼堯收到顧品珍的送的一份禮物,是出國旅遊,其實就是禮送出境。在幾聲略帶嘲諷的禮炮聲中,唐繼堯隻有狼狽逃竄,但是這條唐繼堯自認是混江龍,覺得自己雖然被驅逐,但主力部隊仍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知道自己仍然可以伺機東山再起。第二年孫文號召西南各省出師北伐,顧品珍為了減輕軍費開支,就拔兩個軍共同北伐,來廣東混飯吃,範石生就是其中一軍。民國十二年初,時值春天,唐繼堯招攬部下整頓勢力,卷土再來,欲奪回雲南王的寶座。後來顧品珍戰死,範石生也就一直反唐。唐繼堯東侵廣西,範石生主動請纓援桂,企圖和李宗仁合力擊敗龍雲,乘機返回雲南。

斜陽映落在村道旁樹林茂密的枝葉上,黃昏時分不時有微風拂過,涼爽舒適的氣溫令行人忍不住多趕幾裡路。

武宣的鄉道算得上平整寬敞,一支軍隊整齊列隊,步伐一致,腳步有力。陽光照在士兵們身上,武器折射出的光芒,同這支隊伍一樣耀眼。

李中仁電令陳德良集結部隊,急行軍到貴縣與黃紹竑彙合。電話裡沒給陳德良透露太多消息,隻是說去到貴縣後再等待下一步指令。陳德良也沒再多問,結合之前了解到的情況,李中仁多半是要在賓陽搞大動作。

唐繼堯算老前輩,是和孫文同一輩分。按理說李宗仁該給幾分薄麵,畢竟唐也隻是路過廣西,還許諾價值幾百萬煙土的過路費。李宗仁是義正嚴辭的拒絕,理由相當冠冕堂皇:“唐繼堯這樣落後、腐朽的封建軍閥如果主政廣東,那正在**關鍵期的果黨將會不複存在,中國幾十年的**成果也將被竊取。”

話說得好聽,陳德良不知道有幾分是出自李的真心,又或者是害怕唐繼堯使用的是“假途伐虢”的計策,進攻廣東的路上會順路占領廣西。無論出於何意,坐鎮雲南的唐繼堯也不會希望看到一個統一強盛的廣西,雙方總會有一較高下的時候,陳德良認為李中仁的強硬拒絕隻是讓這場戰爭提前到來。

越是經曆戰爭,就越會明白戰爭的殘酷,在炮火麵前眾生平等。陳德良不喜歡戰爭,掠奪彆人的生命並不會給他帶來快感,可他沒有辦法,這個動蕩的年代,不允許人各自安生,它要把所有人都攪進戰爭的泥塘。賣茶的掌櫃沒有參與戰爭,但是沒有陳德良他們出手相助,妻子都會喪命於土匪之手,土匪的泛濫和軍閥連年不斷打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是戰爭的餘波,它像凶殘的巨獸,吞噬著目所能及的一切。

除了留守軍營的少部分人之外,陳德良把整個縱隊都帶出來,包括剛訓練沒多久新編的第四營。在廣西沒有一支軍隊的訓練強度比得上陳德良部下,無他,唯窮爾。

隊伍前頭的士兵們身穿統一的軍裝,戰衣緊密貼合,透露出嚴謹和整齊。步伐有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