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闊湍急的大河,河對岸敵軍的火光映紅了天空。黃子澄站在河邊,眺望著對岸,臉上滿是堅定與決絕。
"士兵們,準備上岸,突破敵軍的防線!" 黃子澄的聲音鏗鏘有力,如戰鼓般激蕩在士兵們的心頭
當第一艘船緩緩靠近河岸時,士兵們下意識地握緊了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子狠勁。
陳德良有言在先,第一個衝上岸的士兵獎勵一百大洋。所以船剛剛靠岸就有迫不及待的士兵跳上去。
雖然很快就被遭到敵軍的擊殺,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後來士兵的熱情,爭先恐後地衝上岸。
隨著第一批士兵成功抵達對岸,立即展開了防守和擴張,確保了後續渡河部隊的安全。接著,第二批、第三批船隻也相繼抵達,士兵們在火力掩護下穩步前行。
第十旅士兵的強勢登陸,不斷壓縮著敵軍的空間,賀耀祖害怕被陳德良的部隊包圍住,見已經無法阻撓渡河,便打算放棄陣地向後撤退。
不過為時已晚,第十旅大部分士兵已經渡河完畢,站住腳跟的他們可不打算那麼容易就放過敵軍。
在各連隊長官的指揮下,他們凶悍的對敵軍進行攻擊。兩軍的軍事素養有著天壤之彆,陳德良部隊很快就將敵軍分割開來,利用局部的兵力優勢將他們圍殲。
敵軍發現四麵八方都是第十旅士兵,就像每一個都麵臨著數倍於己的敵軍,這叫他們怎麼抵擋得住,**的丟盔棄甲。
隻是一陣樸實無華衝鋒,就將賀耀祖的士兵們衝擊得七零八落,聞風喪膽。
賀耀祖連撤退都沒辦法組織起來,大家隻顧著各自逃命,隻想著逃離戰場。
陳德良的士兵們殺紅了眼,一路追著敵軍跑了十餘裡路才被黃子澄下令收兵。
此役斬獲極眾,賀耀祖的部隊基本被打殘了,隻有千餘人逃得性命。
繳獲口徑75毫米的**炮八門,加上唐生誌支援的五門大炮,陳德良現在手上已經有了十七門重炮,他的炮兵營終於算得上是一支名副其實的重火力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