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彆的部隊要招募良家子弟不容易,畢竟這個年代扛槍的大部分都壓榨百姓,為禍鄉裡,名聲爛得可怕。
但是陳德良絕對不屬於這個行列,長沙百姓是親眼見證原第十旅的軍紀,他們認可這是一支新時代的軍隊,是不同於腐朽軍閥的一支部隊。
所以當陳德良的征兵告示貼在長沙的城內,響應者如雲,報名的人把征兵點擠的嚴嚴實實。
其中不乏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年,他們或讀過高中,或讀過大學,但是都懷抱著從軍救國的美好願景想加入第九軍。
知識分子無論哪個年代都會收到特殊對待,陳德良放寬了讀書人的入伍標準,他希望能借此機會提高部下知識分子的比例,最終的理想是自己的軍隊都能受過教育,能明白家國情懷的意義。
當然,那麼多人報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陳德良的軍餉給得足,每個月十塊大洋的工資。現在十個大洋能輕鬆讓一個五口之家滋潤的生活三個月,而且一旦報名成功,立刻能獲得三十大洋的安家費。
無論是出於救國救民的崇高理想,還是單純為了混工資,反正報名人數遠遠超過招募人數,這也給陳德良從中擇優的機會。
陳德良算了一下賬,一個師每個月的軍費開支三、四十萬。當然這是陳德良的部隊才會有這麼富裕的軍費,彆的部隊可能一個師每月的支出不到第九軍的一半。
目前來說還是很容易就負擔得起,畢竟李誌勇每個月都能彙來超過五十萬大洋,而且還越來越多。
因為李誌勇的生意涉及的種類早就不止汽車和煙草,慢慢擴展到了房地產、金融、茶葉、木材等行業,當你有本錢,並且有關係,隻要還有一點商業目光,那想要賺錢是易如反掌。組建的商行更是將生意做到南洋地帶。
加上之前唐山誌給付的雇傭費、拿下長沙的戰利品,陳德良現在拿得出三四百萬大洋。
聽起來真不少,可這也隻是夠一個師一年的軍費而已,而且陳德良的夢想他的部隊能擁有海陸空三棲作戰能力,眼下這點錢還遠遠不夠。要怎麼樣才能擺脫缺錢的困窘啊,陳德良再次發出感慨。
他突然想到,粵省答應給的十萬軍費,還沒到賬呢,蚊子腿雖小,可也是肉,怎麼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