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拜訪(1 / 2)

《民國之桂係開局》全本免費閱讀

“要弄清楚省內的土壤分布情況,農業的基礎是土地還有氣候。每種作物的生長和發展需要的土壤質地、排水狀況和氣候條件都不一樣”

陳德良想到這裡,感到一陣的頭大,這些東西得需要對農業專業知識相當了解的人才才乾得好。

依靠自己,純純就是抓瞎。

專業的事情需要專業的人來乾。

陳德良動起了心思,得找個精通這些事情、對農業科技化有深入研究的人才。

要論人脈資源,陳德良認識的人裡麵,王維生絕對算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

行商數十年,有意結識之下,認識各行各業的人多不勝數。

想到這個問題,陳德良就坐不住了。

“巫雨,備輛車,去王府。”

“是,軍長。”

以前陳德良在部下口中的稱呼五花八門,老總、司令、大帥,喊什麼的都有。

這些稱謂聽起來怪彆扭,陳德良後來統一讓他們喊軍職,第九軍內也隻以官職互稱,不需要摻雜太多奇怪的稱號。

閩州內部平定後,王維生思女心切,迫不及待的就來到了閩省開拓新的商路。

帶來了大量的資金來投資生意,有陳德良在背後撐腰,少有人敢不賣麵子,很快這群鄂省來的過江龍就在閩省商界站穩了腳跟。

這也是陳德良有意而為之,王家現在和第九軍已經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陳德良打算將民生類的行業歸於王維生打理,比如茶葉、瓷器、木雕這些。需要將這些行業整合起來,形成規模化,打造閩省的特色品牌,走出省內,麵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規模化經營的好處太多了,等到農業發展起來,這些先進的生產技術就能輕易的發揮土地和農用物資的生產潛力。

實行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能夠大大提高各個環節的收入。

以後的經營模式將會變成商會—基地—個體,利用這個模式的輻射作用,帶動這些個體小生意人擴大生產效率,提高銷售利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