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桂係開局》全本免費閱讀
陳德良今天要見一個人,一個在南洋地區赫赫有名大商人——黃嘉庚。
黃嘉庚出生於泉州,少年一直在私塾讀書,到了十幾歲之後渡遠洋前往新加坡尋找父親。
在父親經營的米店裡當一名夥計,從開辦菠蘿罐頭廠開始發家,屬於第一批種植橡膠的南洋華商。
黃嘉庚在米店當夥計的時候就逐漸掌握企業經營和市場發展規律,展露出無與倫比的商業天賦。
成功押注橡膠業,讓他迅速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富有的企業家之一。
開辦橡膠製品廠,先後在國內各個城市、南洋地區以及世界各國大埠設立分銷店,多達100餘間。
同時還涉及米廠、木材廠、冰糖廠、皮鞋皮廠、餅乾廠,投資的行業眾多。
巔峰時期,經營的範圍遍布五大洲,雇傭的工人都有幾萬名。
英國的官員在南洋地區進行工業考察,其中就提到黃嘉庚的集團,稱之為亞洲最大的企業。
實有資產一千多萬叻幣(英殖民地政府所發行的貨幣),相當於六百萬英鎊、近三千萬美元。
富可敵國這個名詞,在黃嘉庚身上體現的淋漓儘致。
陳德良以為王維生算是有錢人了,可天外有天,生意人的有錢程度還是需要想象力才能猜到。
但是黃嘉庚和一般人不一樣,哪怕是在南洋發家了,也從來沒有忘記建設祖國,幾十年來在閩省創辦了新式小學、師範學校以及各類專業學校。
同時還設立了科學館,圖書館和醫院等,建起係統完整的學村。
幾年前,黃嘉庚將生意交由弟弟打理,自己回國全力興學辦學。
還和弟弟說,以後產業得到的利潤,除了分紅和經營所需,其他的全部寄回國內,交由他創辦學校。
其實今天的見麵,還是黃嘉庚主動聯係的。
南洋的華商比較務實,沒有大張旗鼓地邀請陳德良出入奢華的酒店場所,隻是到自家的房子裡聊一下天。
陳德良欣然答應了這個邀約,簡單帶領幾位警衛就驅車前往黃嘉庚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