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桂係開局》全本免費閱讀
工業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便是鋼鐵的產量。對於陳德良來說,隻需瀏覽一下相關的數據,就能清晰地認識到他所處的時代與那些經曆過第二次工業**後的國家之間存在著天壤之彆。
以民國時期為例,當時全國範圍內鋼鐵的年產量總和或許僅有區區數千噸而已。然而,同一時期的其他國家卻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美國的鋼鐵年產量高達 4135 萬噸,德國也達到了令人矚目的 1151 萬噸;法國緊隨其後,擁有 944 萬噸的產量;英國則以 744 萬噸位列其中;即便是日本,其鋼鐵年產量亦有 229 萬噸之多。
這些數字猶如一麵鏡子,無情地映照出各國真實的實力差距。它們以最直觀、最震撼人心的方式向人們訴說著現實——在這場全球工業化的大潮中,有些國家已經遙遙領先,而另一些國家則仍需奮起直追。這樣殘酷的數據對比,無疑給了陳德良以及所有關心國家命運的人當頭一棒,同時也激勵著他們去思考如何縮小這巨大的鴻溝,實現國家的真正崛起。
第二次工業**標誌著全球邁入電氣時代,用電量亦成為衡量一國發展態勢之重要標尺。1927 年,美利堅合眾國全年發電總量高達 gwh;德意誌帝國緊隨其後,達 gwh;楓葉之國加拿大以 gwh 的成績位列第三;日不落帝國不列顛則產出 gwh;東瀛日本稍遜一籌,但也有 gwh;此外,法蘭西共和國、意大利王國與北歐海盜挪威等皆逾萬 gwh。
反觀幅員遼闊且資源充沛之我們,尚處萌芽期,年發電量僅數百 gwh。彼時,工業之發達程度,歸根結底取決於鋼產量、發電量及煤炭產量三項關鍵指標。
唯有此三者得以提升,方具實力自主研發軍事工業、國防科技以及汽車製造等諸般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