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剛改開,仙婆婆一人上山修坍塌的呂祖廟,豈能是普通女人。
饒是楚燁作為重生者,被盯著質問也是倍感壓力。
不過為交易,他還是硬頭皮回道:“虛與實不過是人心一念而已,弟子身為人子,不願看雙親受病魔欺淩,在這裡隻想與師傅做一場交易,彆無他意。”
“說得比唱戲還好聽。”
仙婆婆收回淩厲的眼神,讓楚燁感覺身上枷鎖儘除輕鬆了。
“世人都說我是知青,但其實不是,我年輕時是挖墳的。”仙婆婆說道。
楚燁頓時驚呆了。
仙婆婆竟是同行。
挖墳就是盜墓。
人們為什麼喜歡盜墓呢?那就要怪華夏自古喜厚葬,那對今人而言,老墳裡可不就是古董坑,挖出來就會有人收。
在剔除道德律法前提,盜墓賊就是古董從業者,就楚燁同行沒毛病。
“很意外嗎?”仙婆婆反問。
楚燁僵硬點頭。
“你讀書多,應該也知道咱們祖宗有個很不好的習慣,那就是有什麼好技術,總愛藏著掖著,方士尤甚。我為求道成仙,迫不得已隻能打先人主意。”仙婆婆解釋自己挖墳的目的。
楚燁心裡是不認可的。
不論叫古董還是古玩,重點在‘古’。
古以今對比,過去皆為古,瓷器、銅器、玉器等有形器物是古董,技術、理論等無形文化也是,一樣有買賣市場。
也因此無論出發點是什麼,仙婆婆的‘盜墓賊’帽子是毫無爭議的。
為了促使達成交易,楚燁把想法一並托出。
“古董即江湖,血雨腥風,殺人越貨無所不包,你確定要入行?”仙婆婆問道。
楚燁不知道為什麼仙婆婆要問,但也沒細想,坦誠自己隻想賺錢,治好父母的病,幫助妹妹讀書嫁個中意的人,沒想過入行的事。
“進古董行業,不需要跟儒釋道三家一樣有特殊儀式,當你賺到錢那一刻即是從業者,隨著涉入加深,已由不得你來決定進退。”仙婆婆發出嚴肅警告。
楚燁上輩子從業數十年,怎麼會不明白,一朝入行身不由己,此刻卻裝傻道:“不貪,即可及時收手。”
“和尚求極樂,道士喜貴生,儒家平天下,一代代,一個個的,世人誰不貪?你覺得自己比得過三家聖賢嗎?”
仙婆婆冷哼,依舊是在警告楚燁,彆入行好好去讀大學做個普通人。
楚燁好奇問道:“婆婆是怎麼確定我入行了?”
“這樣吧,你鑒斷老道坐下頑石,可以繼續在古董行業賺錢。如若做不到,馬上收手去做個大學生,畢業後找份穩當工作。”仙婆婆根本不接楚燁的茬,反向提出條件。
楚燁按住好奇心,道:“那我若鑒彆出來,請婆婆幫我一把勸說我爸媽去醫院,如何?”
“可以。”仙婆婆痛快答應。
楚燁當即雀躍。
這就是古董圈常見的比鬥或叫鬥寶之一,雙方提出籌碼,以鑒定物件真假、背景等決定輸贏。
“畢竟你是個新人,老道也不欺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