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燁在兩排木架之間,手指著架子靠牆,高一米七出頭有五層,上麵擺放著各式體積、材質不一的物件,導致陳興兵迷糊,不知具體。
“它。”楚燁指明物件。
物件是一個娃娃,高十五厘米,打扮和服侍為明代普通青年樣式,袖子、褲腿卷起來,皮膚非常細膩擬真,連毛發都有。
娃娃腦袋微揚,皺眉目光飄向遠方,嘴唇微張,讓人恍惚間感覺聽到呼喚,若不是比例不對,還以為是站在麵前。
“如此逼真,是現代工業製作的吧。”陳興兵定睛看著物件,小心翼翼提出想法。
說完,陳興兵視線轉到楚燁身上,猶如小學生等待老師閱卷打分那麼忐忑。
“為什麼覺得是現代工業製品?”楚燁反問。
“雜誌上說,咱家無論是畫像還是雕塑,對比國外是注重寫意而不寫實。”
“謬誤,彆的不說,你認為兵馬俑可有一絲寫意?”楚燁轉頭目光炯炯。
陳興兵不自覺後退幾步,麵色尷尬道:“我去過兵馬俑坑親眼看過,確實很寫實,但是……”
“咱們不去討論域外雕塑真假。”
楚燁把視線轉回架子上娃娃接著道:“勞動人民就不可能有完美曲線、八塊腹肌之類的。應是高矮胖瘦、衣著好壞等信息無一不透露出當時代人們精神麵貌等。這也是他們嘴上掛著藝術品名稱,拍賣時偏向講故事,而咱們是古董,偏向分析材料、工藝以及時代烙印,價格上看似弱,但在收藏方向更值得推崇,不會因為時代更迭而掉價,反而彌久芳香。”
古董鑒賞雜誌,為迎合市場會降低門檻,所以不說東拚西湊也是張冠李戴,還有一幫拿錢辦事二缺,貶低自家抬高彆人,所以看看就好不能當真。
陳興兵何其幸運,有個亞聖親自教導。
好在,陳興兵不知楚燁實力,但很會抓取關鍵信息,低頭‘唰唰’記錄進筆記本。
楚燁目光撇了眼照壁下坐著喝茶的於洪,微笑道:“他也被雜誌帶偏了。”
陳興兵抬頭道:“怎麼看出來的?”
“內心就不重視。”楚燁指著娃娃物件周圍說道。
架子上物件,都有墊片左右前後有保護裝置,相反的娃娃沒有,而且位置在角落,布滿灰塵。
有些材質不怕灰塵,比如金屬、瓷器,而有些對溫度、濕度等非常敏感,對灰塵更忌憚到極點。
“娃娃為軟性材質,稍微有點經驗都絕無可能這麼隨意放著,太影響價值,所以說明收貨之人不懂。”楚燁最後才說出,於洪不重視最重要的證據。
陳興兵湊近看著物件,道:“是什麼材質的呢?”
“外皮內肉。”楚燁回道。
陳興兵立馬後退。
“你當是人皮嗎?”楚燁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