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京都風雲(2 / 2)

聽院內到處奔走的護衛們高聲呼喊,大家夥兒這才醒過神來,感情是遼國公的小女兒尚彬兒偷跑了!

說起來這遼國公府,其實一直有些名不副實。

第一代遼國公尚無庸純粹撿了漏,在最後一次大戰中截住了瞎跑一通的敵方主帥,這才立下了符合封公的功績。

尚無庸也知道,自己的功勞水分太大,在一眾打根兒起就追溯太祖皇帝南征北戰的國公裡,他算是最人微言輕的那個。

但他有自知之明啊,既然沒啥存在感,那就乾脆眼睛一閉皇帝說啥就是啥,一切以皇帝的意誌為首要準則!

也正因為這一條祖訓被尚家貫徹落實到了現在,建國伊始的幾個國公後人散的散死的死,尚家反倒成了碩果僅存的幾個開國公府之一。

而到了眼下這一代國公爺,除卻繼續堅持祖訓以外,更是鉚足了勁想要將閨女塞進宮去。

從他大閨女開始參加皇爺的選秀,也不知道是祖宗不保佑呀?還是他遼國公沒有這個福分,一直到了六十出頭的年紀,膝下四個女兒全都被選秀篩了下來。

而最小的閨女眼瞅剛滿十六歲,這要是往宮裡送,未免有些太不合適,他這一尋思,乾脆準備在朝堂上向皇爺求個旨意,將女兒嫁給二皇子。

如此一來,多多少少也算跟皇家攀親帶故不是?

至於說為啥選了二皇子?

這裡頭也有說道。

遼國公自認為看得清楚,這大皇子和三皇子為了皇位鬥得不可開交,莫說他適齡的閨女隻有一個,哪怕有兩個分彆嫁給大皇子和三皇子,這也不合適不是?

所以他這轉念一尋思,倒不如選個對皇位無欲無求的二皇子得了。

這二皇子年紀適宜,排序又在前邊,更有同父同母的兄弟報團取暖,到時候不管大皇子贏了還是二皇子贏了,二皇子的地位都能得到保障,順帶著他們遼國公府的地位,也就得到了保障不是?

他這邊想的挺好,便是將這件事略微跟小閨女尚彬兒提了一嘴。

本意是想著先給女兒打個預防針,讓她多少有個心理準備,到時候旨意下來一些從速從簡,先把婚事敲定了好圖個心安。

當時說完這事兒,尚彬兒雖不情不願,卻也沒有耍性子胡鬨。

遼國公還覺著閨女長大了,知道以公府的利益為重,心裡還挺欣慰的。

不成想今個兒早朝後,他遞折子去了一趟禦書房,將這個想法跟皇爺當麵提及,皇爺剛表示要考慮考慮再給他回複,這後半夜閨女就帶著多年小金庫,收拾細軟直接跑路了!

這可是夭壽了!

萬一明兒個早朝上皇爺提及這事兒,並且大手一揮直接賜婚下來。

他遼國公上哪兒再生個閨女出來?

“公爺,府上裡裡外外都找遍了,未見到小姐的蹤跡,咱們怎麼辦哪?”

管事快步走到惴惴不安的遼國公身側開口問道。

“怎麼辦?府內找不到,就出去找呀!”遼國公這叫一個氣啊。

當下是既恨自己嘴快,怎麼就存不住事兒這麼急著跟皇爺請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