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不好好攢銀,彆說讀書艱難,便是突然得遇那藥材,也隻能眼睜睜與其失之交臂,如何能忍?
晏旭想著事情,走出去,讓衛一他倆去買床,再跟立在灶屋門邊,麵對“河東獅”來去、有些不知所措的母親笑了笑,“母親,咱們要養一個月的豬了。”
周氏“噗哧”一聲失笑,嗔他一眼,轉身回灶屋。
氣氛又寧和下來。
不過幾息,杜景辰跑了來。
不知道今兒個是什麼日子,小胖墩來時火急火燎的,這杜景辰也像是火燒眉毛似的,跑進來,還差點兒沒刹住。
晏旭就在想:不會自己又要多養一個了吧?
那可不行,他屋裡擠不下了。
再說也沒必要啊,杜家和自家挨著的呢。
正胡思亂想間,就聽杜景辰喘著氣道:“來、來我家、幫忙!”
晏旭一把抄起了灶屋門邊的棍子,擼了擼袖子。
小胖墩也從窗戶一躍而出,興奮激動:“算我一個!”
捏捏肥拳頭,對空很有氣勢地揮舞幾下。
杜景辰:“……幫、幫忙醃菜!”
總算把話說囫圇了。
晏旭:“……”
小胖墩:“……”
蜀地除了辣椒、花椒、臘肉、臘腸等出名,還有一樣也出名:就是醃製出的泡菜。
杜家就是做的這生意。
租給晏旭母子的這院子,原是杜家住著,後來因為泡菜生意好,地方便小了。又舍不得搬離太遠,便將隔壁幾家一塊兒買下,擴成了個大院,後院平整平整,擺滿了泡菜缸。
三月了,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泡菜便宜還下飯,忙得杜家人腳不沾地。
晏旭放下棍子,就和小胖墩一起,去了杜家幫忙。
“哎喲,小秀才來了,辛苦辛苦,幫忙算下賬唄?”
杜嬸子也沒客氣,一見晏旭,就抹著汗珠,安排上了。
晏旭知道杜嬸其實擔心自己累壞,便也沒推辭,坐去一排排泡菜缸最前頭、屋廊下方帳案桌前,摸過了算盤。
小胖墩這體型、這武力,正好用來搬搬扛扛,或和杜景辰一起抬。
乾得還挺高興,半點兒不抱怨。
而有個走貨小販,在嘗了一塊泡蘿卜後,皺了皺眉。“杜嬸子,你這活計可沒做太好啊,價漲了不說,怎麼還不夠辣了?”
杜嬸一聽,就歎氣。
雙手在圍裙上擦著,“將就著吧,你又不是不知道,前年和去年,這雨水多了不少,最辣的那種小紅椒,聽說損失慘重。我們高價收都沒收著多少。我就用大的紅辣椒替換的。可大辣椒又不夠辣,還占地兒,還濕,唉……”
“說得也是,”小販被提醒,反應過來,也跟著歎氣:“今年看樣子雨水有多沒少,算了,將就著吧。”
說是杜家泡菜漲了價,其實比起彆家,不但口感更好些,價還低一文。來買貨的都清楚這一點。
晏旭聽著他們的對話,想起縣地方誌上記錄的雨水量、以及田地裡的產出,撓了撓耳朵。
這似乎是個能掙銀的好法子……
“不愧是本縣出了名的小秀才,這賬啊,算得又快又好。瞧這幾筆字寫的,嘖嘖,以後是有大出息的嘞。”
另有什麼鋪子管事的,閒著等自家夥計搬運,站在晏旭身邊,看著他給彆人算賬,忍不住連聲誇讚。
頓時引得周圍人都誇讚不停。
誇得晏旭都有些尷尬了。
杜嬸子連忙過來,招呼自家大兒子重新回來算賬,再將晏旭拉出重圍。
“旭哥兒,嬸子需要些野菜、野花,你跟辰哥兒和胖哥兒,去城外山頭上幫嬸子采些回來。注意彆太進山了。”
晏旭點頭答應。遂帶上家夥什兒,和兩個小夥伴趕緊出了去。
走到門口,聽見背後杜嬸在嗔怪那些人:“小孩子不能這麼誇,那身子骨才幾兩重?彆再給誇壞嘍。”
那些人還不以為意,笑哈哈回嘴:“不都說小孩子要多誇、多鼓勵嗎?咋的,嬸子你莫不是嫉妒辰哥兒不如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