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兩輕一過重(1 / 2)

他記得:陵揚村,也幾乎家家都有飼養、開田那些。

因著飼養的多了,蛋類有降價,從一文一個,最低時候降到了一文四、五個。肉類、菜蔬那些,也同樣在降。但糧食,不降反漲。

那時候,他以為是氣候原因導致田裡產出減少之故,現在看來,未必!

他起身,朝著櫃台過去。

書肆的櫃台比較高,晏旭走到跟前,發現自己的小矮個子都看不到櫃麵,便拐到櫃口,站住腳,問掌櫃:“掌櫃的,我想問問,你們覺得咱們知府大人怎麼樣呢?”

稚聲童氣,卻沒讓老掌櫃敢忽視。

他蹲下身,抄著兩手,笑嗬嗬點頭回答:“小貴客您問知府大人啊?他很好啊。稅賦低,老百姓們哪,都誇他呢。”

“那三年前,為什麼突然增加了那麼多賦呢?”晏旭揚了揚拿在手中的、地方誌其中一卷,再問。

就見老掌櫃的笑容斂了斂,帶上了些悲苦之意。“您說那一次啊……那一次,我們誰都沒想到。要不是我家書肆開了幾十年,恐怕也撐不過來。您看這對麵、還有周圍&”

老掌櫃說著,手指指向自己口中所說的方向,朝前左右、左右擺動著,再道:“好些個鋪子,都因為那突然增加的大額商稅給逼得關了門。之後,又換了東家才重開的。”

“那你們還說知府大人是好官兒?”晏旭歪著頭,反問。

老掌櫃笑開來,“孩子,你還年紀小,不懂那些個。那次,怨不得咱們知府大人。他都親自跟百姓們道歉了,說是朝廷突然定高了稅賦數額,他也是沒辦法。”

說完歎口氣,徹底斂了笑容,抹了把老臉,“這稅賦,想增就增、想減就減,沒個定數,也沒個說道,我們早習慣嘍,知府大人也得聽……關了門的,都是沒防備的。”

就像百姓們存糧,豐年得防災年,災年還得防更災,隻要防不住,就等著天塌,能怨得誰來?

要怨也隻敢偷偷地心裡怨朝廷、怨皇帝,就是不敢說,半個字都不敢提。

“我知道了,謝謝您。”晏旭有禮貌地道過謝,回去座位上,提筆將自己覺得有可疑的部分,都一一抄錄下來。

沒想買走。自己用筆抄,印象能更深。

而綿綿細雨,真的飄了三日三夜,直至第四日,天邊才露出了些並不刺眼的光線,日頭仍仿佛被遮蓋著麵紗,不願意跳出來露臉一般。

晏旭他們,也日日泡在書肆內,晏旭也已將想要謄抄的部分抄寫好,仔細收了起來。

見雨停,便拉了小夥伴們,上街走走。

他倆起初還挺歡天喜地,終於能出來玩會兒了,但走著走著,就盯起晏旭來。

因為他們在買吃食的時候,晏旭在問人;挑買東西的時候,晏旭在問人;喝個茶歇一下的時候,晏旭還在問人。

“噯小水蘿卜,你說小黃蘿卜他到底在問些什麼啊?有什麼用嗎?”小胖墩疑惑地問向杜景辰。

就他倆這買根糖葫蘆的時候,晏旭在那邊又問上了。

杜景辰有留意過晏旭和人的對話,“大概是在關心民生吧。”他是這樣的理解。

“民生?”小胖墩鼓了鼓小胖臉,“難不成他真的三年後就要下場鄉試啊?不會想再做個最年輕的舉人吧?”

“那我完了。”杜景辰捂了捂額角,“這我可怎麼追得上啊?”

沒注意還捂了一腦門糖粘,又趕緊抹。

小胖墩笑他,兩人又鬨成一團,忘了繼續去追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