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吏院之事(2 / 2)

“吏院?!那是什麼地方?!怎麼從未聽說過?!”

“不知道了吧!?我也是今天才聽說的,說是丁奇丁大人痛陳時弊,說如今國朝諸多弊病,並不是因為官員所致,而是由小吏所致……整頓吏治,就要先整頓小吏!為此他提議設置吏院,全國上下的小吏以後都不再由當地官員自己來招攬,而是由專門的吏院來進行培訓。各府的吏院培訓出來的小吏,均不在各府安置,而是要打亂進行安置,如同官員一樣,三年一變……”

又是丁奇提出來的?!

林銘聽著這建議,不由嘴角上揚。

這條政策也是林銘當時說給丁奇的。

封建王朝固有的頑疾,其中一點,就是世家實力太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了官員,讓那些官員老爺們不得不聽從他們的命令!

他們得以掌控官員,除了利益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依靠小吏!

國朝規製!

各地官員都是流官!

三年一換!

可小吏不一樣,他們是終身製!

鐵打的官員,流水的小吏!

小吏多半都是由本地人擔任,他們的位置,可就是要受到世家影響了。

小吏齊心協力之下,能夠讓官員的政令出自他口,再不入任何一人的耳。

或陽奉陰違,或直接私下裡改了他的命令……

諸如此類,有種種方法能夠讓流官不得不服從!

如今世家做大!

正統帝和太子周龍想要清理世家,就要短期根基,斬斷這些小吏的任命權,將國朝地方收歸國朝所有,下一步,才更好的來清理世家勢力。

所謂的學院,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年一遷,有利有弊!

利處,自然是小吏初

到新地,沒有根基,隻能依靠上官,相對來說,不會輕易受世家掌控。

弊處,自然是頻繁換地方,會導致新來之人的業務不熟練,處理一些事務的時候,難免無法做到因地製宜,或有可能出現一些亂子!

如何放大利處,縮小弊處,就要看正統帝他們如何處理了?!

林銘心中思索的時候,耳邊老劉他們依舊是還在討論。

“這小吏以後也都要通過考試?!”

“還不能在本地任職?!”

“那豈不是和官員一樣了?!”

“未來的時候,是不是也和官員一樣能夠升職?!”

“說是這麼說的,說小吏也按照等級進行區分,設立一到九等,一等最高,每三年可進行提升,一等之後,再立新功,就可成為提拔為從九品的官員……”

“啊?!”

一聽聞此話,頓時幾人臉上都顯現出了震驚之色。

“這怎麼可以!?真要這樣,那讀書人豈不亂了套了?!”

“讀書還有什麼作用?!”

“朝廷的其他大員呢?!”

“那還用說,自然是一片反對。”

“聖上今日早朝,頂著一片反對之聲,將禦史丁奇任命為欽差大臣,讓他前往揚州、汴州、祁州三地籌備吏院之事,說就先用這三處地點作為試點,看看效果,若是不成,那也就算了,萬一真有效果,再推行到國朝上下也不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