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申主編點頭,“可惜,要是00後就好了,不過90後也不錯,我們文壇現在新生代的作家有斷檔,90後的作者數量極少。”
楊胤讚同。申主編的考慮維度十分高,他不僅考慮本雜誌的發展,還會站位整個文壇考慮新老交替的問題。
申主編戴上眼鏡,說:“你先放在這兒吧,我一會兒就看。”
楊胤說:“要不您現在就看看吧,關於這篇稿子我還有點事兒要說。”
“那你說。”
“您看完之後,我才能說得出口。”
申主編看著他“嗬嗬”一樂:“你小子,又在打什麼鬼主意?”
楊胤閉口不語,眼珠直轉。他自然有他的道理。
申主編低頭讀起來,一開始看得比較快,越看到後麵速度越慢,到最後甚至逐字逐句反複地讀。
楊胤嘴角勾出笑容,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他沒有把王子虛的稿子全部打出來,隻打了前麵的兩萬字多一點。因此申主編很快讀完了。讀完後抬頭問道:
“這就是全部了?後麵還沒寫完?”
楊胤說:“寫完了,字數有點多,我隻打了一小部分出來,先給您看看。”
“看完了。很不錯。”申主編摘下眼鏡,“這個作者真不錯!”
說到後麵半句,他忍不住揚起語調。他很少這樣直白地誇人。
他似乎意猶未儘地看向楊胤:“這篇稿子不要放到彆家雜誌,就留在我們家。這次,我們要讓文壇震一震。”
楊胤說:“我看完也是這個想法,這樣的作品就應該留在我們家,何況還是我們自家的作者,更是不應該放走。”
申主編抬頭看他微嗔:“既然你這樣想,那就應該直接提交到審稿會,還來找我乾嘛?”
楊胤嬉笑著道:“主要是這篇稿子,它字數有點多。”
申主編說:“全文寫完了嗎?”
“寫完了。”
“那不是更好?”申主編說,“3萬字發得,5萬字也發得,要是太多,那就分上下,還不行,就分上中下,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這稿子多少字?”
楊胤說:“60萬字。”
“60萬字?!”申主編炸了,“你收了本《堂吉訶德》回來?”
《堂吉訶德》也是60萬字。
楊胤擠出一個苦笑。他剛才鋪墊那麼久,就是料到會有這麼一炸。
“申主編,我今天才收到稿子,還沒全看完,後麵我粗粗掃了一眼,文字質量一直在線。因為作者是個新人,在審稿會上提很有可能被否,所以我想提前跟您討論下。”
申主編沉默了。他認真想了想,說:“再多打幾章。”
“好。”
“我拿去給總編看看。”
“啊?”
楊胤緊張起來。這是要一杆子捅到天上去啊。
總編是編輯部的老大,一般不負責具體參與某篇稿子刊登與否的定奪,除非該篇稿子十分重要,重要到能夠影響大局。申主編直接去找總編,說明他心底比楊胤還要重視這篇稿子。
編輯部有申、吳、羅、王、許一共5位主編,也不是申主編一個人說了算。他顯然覺得自己一個人定奪不夠慎重,到了審稿會上還不一定能保住這篇稿子,所以才會直接找總編。
楊胤知道這其中輕重,趕緊動手打印,整理好交給申主編後,目送申主編進了總編室。
過了大概20分鐘,申主編從總編室探出頭來,把吳主編叫進去了。
看到吳主編,楊胤頓時冒出一絲不詳的預感。
這家夥出了名的苛刻,斃起稿子來毫不手軟,怎麼好巧不巧,這篇稿子撞到吳主編槍口上了呢?
又過了大約20分鐘,楊胤開始感到煎熬時,吳主編從裡麵探出頭:
“楊胤!進來!”
楊胤連忙起身,朝總編室走去。
剛進總編室,楊胤就感到一股壓迫感迎麵而來。
總編坐在座位上,他剛打出來的稿子攤開放在桌前,紙張散亂,看來是經過了仔細閱讀。
楊胤點了個頭,唯唯諾諾站到一邊,總編開口了:
“楊胤,這個作者王子虛,是直接跟你投稿的是吧?”
楊胤連忙點頭:“是的。他上一篇作品《野有蔓草》是在我手上過的稿。”
“說說你的看法。”總編靠到椅子上,雙手合攏。
楊胤大腦宕機了一會兒,隨即說:“這篇稿子,我第一時間覺得十分不錯,應該留在我們雜誌,所以就跟申主編講了,他看過後,也覺得不錯……”
“我沒問你這個。”總編說,“我是問你,王子虛這個作者,他這個人怎麼樣。”
“呃……”
楊胤一時語塞,感到背後出汗。
“他這個作者……很踏實,也很認真。”
他心中暗叫:這是什麼問題?他跟作者又不熟,他怎麼知道作者是個怎麼樣的人?
總編卻似乎對他的答案很滿意:“踏實好啊,就怕不踏實。”
旁邊吳主編說:“總編問你這個,歸根結底,還是字數問題,楊胤你拿著一篇60萬的新人作品找過來,挺夠膽的,我問問你,你哪來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