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彥十一年,八月十五。
……
“古人未見今時月,今月何曾照古人。”
“古今明月皆一體,但願人同心也通。”
臥龍山,一座毫不起眼的道觀中,李默看著今夜的圓月,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明日既是中秋,同時也是李默來到這無名道觀中的第十個頭。
他為何而來,又是如何而來,他早已經忘記。
他隻記得十年前,當他一覺睡醒之後便發現自己置身在這道觀之中,不大不小的道觀裡除了他跟一個認作師傅的老道外,便再無他人。
“師傅,明日是中秋,闔家團圓之日,亦是弟子的生辰,弟子能下山回家與爹娘團圓嗎?”
明日是中秋,同樣也是李默十五歲的生辰。在兩年以前,每當月圓之日,中秋到來之際,他都會向老道士提出下山的要求,而老道士也不曾拒絕過他。
可從兩年前開始,無論是什麼日子,每當李默提出想要下山,老道都會毫不猶豫拒絕。
而今日,也是如此。
“徒兒啊,明天就不要下山了,呆在山上於你而言才是最安全的。”
老道說完,取下腰間酒葫蘆猛灌了一口,緊接著下一秒,老道的身影便出現在了道觀的屋簷之上。
舉目四望,山下京城內燈火通明,欣欣向榮透露著繁華之景,可就是這繁華的京城,今夜卻是透露出一絲不同尋常的危險。
京城。
為了迎接明日的中秋,家家戶戶都在提前做著準備,可唯獨吳王府之中此時卻是另外一副畫麵。
“王爺,都已經準備就緒了,今夜我們動手嗎?”
一名身穿盔甲,腰間彆有長刀,麵色剛毅的中年男子此刻一臉平靜的看著吳王,李建章。
中年男子名為蚩誌尚,號稱南唐第一猛將,一生效忠南唐,為南唐開疆擴土,卻不曾想,當今天子昏庸無能,如今奸臣當道,殘害忠良,這讓滿身抱負的蚩誌尚心有不甘,為實現心中抱負,他也隻能另尋他法,投靠了吳王。
“成敗將在今晚,李文彥昏庸無能,聽信奸吝讒言,殘害忠良,毀我南唐江山,本王謀劃這麼長時間,終於等到今日的機會,今夜不成功,便成仁!”
李建章冷冷道,目光同時落在了大院裡,那整齊排列,神色肅穆的將士們身上。
“諸位將士,相信你們也都看到了,本王謀逆之舉實屬無奈,李文彥為供自己享樂,不惜強拉壯丁在皇宮搭建酒池肉林!為博紅顏一笑,不惜搜刮民脂民膏,修建所謂的摘星台,溫大人覲言不成反被奸臣挑撥,至此丟了性命!”
“自李文彥登基之後,我南唐百姓民怨載道,數之不儘的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我南唐更是成為了那些番邦外國口中的笑柄!”
“為護我南唐數百年基業不就此毀於一旦,即便日後本王遺臭萬年,也不得不這麼做!”
“諸位將士,爾等可願隨本王殺入皇宮!”
話畢,李建章順勢抽出腰間長劍,那股銳不可當的氣勢瞬間爆發而出,大院裡近百名死心塌地願跟隨他的將士也紛紛高舉手中長刀,振臂高呼。
“殺入皇宮,推翻李文彥,救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