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自然成了短期之內,解決糧草難題的最優解。
“姐夫,屯田固然可解糧草燃眉之急,然此製乃是曹操那殘暴之徒所用。”
“主公乃仁義之主,若學曹操,亮隻怕有損主公聲名。”
一片讚附聲中,諸葛亮卻提出了不同看法。
提及曹操時,他言語中更是流露著一種發自內心的厭恨。
小舅子的心情蕭方自然理解。
諸葛氏可是徐州人,卻為何背影離鄉,千裡迢迢遠避荊州?
不就是因為曹操兩伐徐州,屢屢屠城泄憤顯威,殺得徐州血流成河,屍塞泗水。
當時年不過十歲的諸葛亮,親眼目睹了曹軍對家鄉的血腥殺戮,心中豈能不埋下對曹操痛恨的種子。
“曹操確實是主公的敵人,主公行事每每也與曹操相反,但這並不代表曹操身上就沒有優點可供主公仿效。”
“這屯田其實古來便有先例,隻是當今之世,乃是曹操首用,但咱們不能因為是曹操先用,就否定了此製的優點。”
“隻要是對匡扶漢室有利益,主公完全可以拿來現學現用,借此解決糧草難題,才有南下攻取荊州的底氣,有朝一日羽翼豐實,再回過頭來揮師北上擊滅曹操!”
“這就叫師敵長技以製敵!”
蕭方知諸葛亮有心結,便耐心的解釋開導了一番。
諸葛亮何等資質,聽得蕭方一席話,頓時便豁然開朗。
“師敵長技以製敵,師敵長技以製敵,姐夫此言乃至理之言,亮受教了…”
諸葛亮受有感悟,忙是拿出竹簡,又刻記起了筆記來。
蕭方呷一口茶,順勢又問道:
“阿亮,那你可知,我第二道方略,又是何用意?”
諸葛亮停下了刻記,眉頭微皺,略一沉吟。
“主公若要推行屯田,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官有田地,以招攬流民回鄉種田。”
“而南陽百姓流亡嚴重,各縣良田多成了無主之田,為當地大族豪強趁勢侵占。”
“姐夫讓主公清查田地,應該是將這些棄田,從大族豪強手中收回,才好有充足的土地,用來安置返鄉屯田民。”
諸葛亮思維敏捷,幾句話便道出了其中用意。
蕭方微微點頭,對諸葛亮的判斷力很是滿意。
糜竺等謀士們,就此也理解了蕭方兩道方略的動機所在。
“軍師這兩道方略,確實是令主公以最快的時間提升實力的良方,竺以為可行!”
糜竺表示了讚同認可。
孫乾,簡雍等謀士們,也紛紛附合。
“等等,先等等!”
張飛卻打斷了眾人議論,滿臉迷茫道:
“軍師你說的這兩道方略,其中好處,俺大抵也聽懂了。”
“可咱們最先商量的,不是怎麼逼劉表對兄長先翻臉麼,怎麼就扯到這八竿子打不著的事上了?”
“說了半天,俺還是不知道,怎麼逼劉表先動手啊?”
張飛這一嚷嚷,重新將眾拉回到了最初的議題上。
關羽捋著美髯,點頭道:
“軍師,翼德言之有理,你的這兩道方略,最多隻能使兄長兵力大增,又怎能使兄長決心攻取荊州?”
眾人的目光,再次困惑不解起來。
蕭方卻呷一口茶,嘴角微微上揚,反問道:
“那我倒要問問諸位,這荊州哪一姓權勢最大,又是哪一姓,在南陽侵占的棄田最多?”
這一問,卻將眾人問住,一時間無人能領悟其深意,皆是一臉愣怔。
“姐夫的意思我明白了!”
諸葛亮突然間站了起來,神色興奮道:
“荊州權勢最大的豪姓,自然是蔡蒯兩姓!”
“這兩姓借著劉表庇護,對南陽的無主棄田,自然也是占有最多。”
“主公若清查田地,勢必會損害蔡蒯兩姓的利益,蔡瑁蒯越必不會坐視不顧,多半會鼓動劉表奪回南陽,以維護自己的利益。”
“劉表能坐擁荊州,靠的就是蔡蒯兩族的支持,其名為荊州之主,實則真正的荊州之主,乃是蔡蒯兩姓。”
“蔡瑁蒯越若執意對南陽用兵,劉表焉能不從?”
“如此一來,不就是逼迫劉表,先對主公翻臉用兵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