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用兵有其父孫堅之風,遠非劉表可比,有他入局,劉備便是遇上了真正的勁敵,焉想輕鬆獨吞荊州!”
曹操陰沉的臉色,此刻也轉陰為晴,嘴角微微上揚:
“獅兒難與爭鋒,孫堅這個兒子,吾尚且要忌憚三分,何況劉備。”
“好好好,就讓劉備與孫策在荊州鏖戰去吧。”
“待吾收拾呂布袁術,打贏了袁紹,回過頭來再收拾他二人!”
…
夏口城下遊。
旗艦上,孫策正拳頭緊握,臉色惱恨的望著上遊。
隻見上遊江麵上,三道鐵鎖橫亙在江麵之上,阻住了他水軍西進之路。
這三道鐵鎖,乃是黃祖打造,用以阻擋他進軍夏口所用。
為破這鐵鎖橫江,他隻得派出數隊人馬,驅船駛近,妄圖將鐵鎖砍斷。
卻無一例外失敗。
上遊停泊的江夏軍戰船,以及兩岸旱營的弓弩手,可從三麵對駛近鐵鎖的戰船進行亂射,壓製得他們根本抬不起頭來。
幾次冒死嘗試,折損了數百士卒後,卻儘皆敗下了陣來。
眼前,大將淩操的一次進攻,又是敗歸。
“黃祖此賊,竟有這般智計,想出了這鐵鎖攔江的計策!”
孫策拳頭擊打著船壁,口中咬牙切齒,眼神既是驚異又是惱恨。
身旁周瑜眉頭深鎖,搖頭道:
“黃祖徒有虛名,根本不可能想出這等異想天開的手段,必有奇謀之士為他出謀劃策?”
奇謀之士?
孫策眼眸掠起疑色,回看向周瑜:
“黃祖麾下,竟有如此厲害人物,能想出如此奇謀?”
周瑜思索半晌,卻再次搖頭:
“黃祖的虛實我們早已刺探清楚,他麾下絕無人能想出這等手段。”
“縱然是那蒯越在此,也沒這個本事!”
孫策目光再次回望向了鐵鎖陣,眼眸中疑色更濃。
“主公,公瑾,我們何不用火攻燒熔鐵鎖。”
“或者沿兩岸西進,攻破敵軍旱營,將鐵鎖折斷。”
身後沉思已久的老將黃蓋,忽然進言。
“公覆老將軍所言,我其實早已想過。”
周瑜抬手向鐵鎖陣一指,卻道:
“自古用火攻,要麼借助順風,要麼借助順流之勢。”
“我們處於這鐵鎖陣下遊,又如何用火攻?”
“到時稍有不慎,豈不反燒了我們自己?”
接著周瑜又指向兩岸,說道:
“黃祖選擇設置鐵鎖之地,北岸有雲山,南岸有西塞山,皆有山險可恃。”
“他在此間設營安設鐵鎖,就是為借助山險,好阻擋我軍從陸上進攻。”
“不得不說,黃祖此賊,對地形運用之妙,當真是了得。”
獻計皆被駁回。
黃蓋眉頭凝起,眼中湧起了深深困惑:
“當年文台先公,雖亡於黃祖的流矢之下,但此賊將才智計皆是平庸無奇。”
“怎時隔多年,此賊一夜之間竟變的如此了得?”
“怪哉,怪哉啊~~”
黃蓋是嘖嘖稱奇,百思不得其解。
孫策則深歎一口氣,臉上掠過幾分無奈:
“看來我們確實是低估了黃祖此賊,然事已至此,我軍已是有進無退。”
“不管用什麼手段,付出多少代價,都要給我破了這鐵鎖陣!”
“黃祖我必殺,夏口我誌在必得,我絕不能讓劉備獨吞荊州!”
…
襄陽城,州府。
一場酒宴正在進行。
郭攸之,習楨,楊儀,馮習…
列席的這些人,都是蕭方為劉備舉薦的襄陽人才。
“若無景略,吾焉能有今日英才濟濟,齊聚一堂的盛況啊…”
劉備心中是感慨萬千。
回想當年身為徐州牧
時,天下大才皆是繞著自己走,麾下是武不過關張,文不過孫簡。
再看看眼前謀士如雲,武將如雨的盛況,他不禁有種恍惚若夢的不真實感。
“報——江夏急報!”
親衛高舉戰報,興衝衝入堂。
“孫策率數萬大軍入侵江夏!”
“黃祖於西塞山一線,設置鐵鎖橫江,已成功阻擋孫策西進!”
這一道消息,立時令堂中一片議論。
劉備眼眸一亮,忙是接過密報,迫不及待的細細審視。
爾後便哈哈大笑,歎服的目光看向蕭方:
“景略,你送給黃祖的這道鐵鎖橫江之計,果然是幫他擋住了那小霸王!”
眾人一片驚奇,目光皆是看向蕭方。
什麼鐵鎖橫江,什麼送給黃祖的計策,聽得眾人是雲裡霧裡,全然不知所以。
蕭方卻淡淡一笑,酒杯向南一指:
“小霸王為鐵鎖陣所阻,量那周瑜一時片刻,也為他想不出破解之策。”
“主公,我們抓緊時間,揮師南下攻取江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