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發毒誓了。
魯肅也發下了重誓。
蕭方打量著魯肅,眼眸微轉。
孫策是真想求和還是詐和不確定,但看魯肅這般態度,必定是對孫策深信不疑。
蕭方微微一笑,目光轉向了劉備:
“主公,既然孫策這麼有誠意,又以江東士民性命為念,主公若不答應的話,豈非有損主公仁義之名?”
“依方之見,主公便接受了孫策求和便是。”
蕭方都發話表態了,劉備自然沒有理由再猶豫,當下便接受了孫策的言和。
老劉原本是打算叫魯肅回城,與孫策商定具體言和細節,魯肅為表誠意,卻執意要留在大營中為質。
老劉沒辦法,隻得令將魯肅安置下去,好生款待不可怠慢,令其隨從回金陵向孫策複命。
“主公,軍師,咱們怎麼能答應孫策那小子求和啊!”
“咱現下已兵臨金陵城下,跺跺腳就能將金陵踏破,整個江東也如探囊取物。”
“這已經到嘴裡的肉,憑什麼就不要了!”
魯肅前腳一走,黃忠第一個便站出來反對。
“主公,慈以為孫策就是吃準了主公仁義,故而才拿江東士民生死來壓主公。”
“想那孫策平定江東時,殺得江東士民是人頭滾滾,他何曾顧過江東士民的死活?”
“我料他這必定是拖延戰術,隻為換取主公退兵,好給他喘息之機,重新招兵買馬重整旗鼓。”
“將來待他恢複元氣後,我料他必會毀約背盟,揮師西進將割於我們的郡縣儘數奪回!”
太史慈也神色凝重,將孫策的意圖點破。
帳中一片質疑聲,諸將皆是反對接受孫策的求和。
老劉略感困惑的目光,不禁看向了蕭方。
他是顧慮江東士民生死不錯,但這卻並非他答應孫策求和的主要原因。
畢竟他雖是仁義,卻並非迂腐,怎會不知打仗就要死人的道理。
平定亂世就要用武力,用武力就要有戰爭,有戰爭就勢必要殃及百姓。
若不然你就放棄平定亂世的理想,還打什麼荊州,打什麼江東,直接吃了散夥飯回老家種田不是更好?
所以老劉接受孫策求和的原因,實則是因為蕭方讓他答應,而他素來對蕭方又是言聽計從。
隻是依他對蕭方的了解,這似乎又不像是蕭方的風格。
依蕭方的風格,不該是對孫策除惡務儘,趕儘殺絕的麼?
“主公,先看看這份眼送來的密報吧。”
蕭方卻無視眾將的質疑,笑容彆有味意,將一道密信奉給了老劉。
一聽到“眼”字,劉備立時明白,這必是陸遜那個臥底送來的情報。
劉備忙是接過,拆開來細看。
內中的密碼信,蕭方已經提前翻譯過,大致寫的是孫策已派其弟孫權和程普,於昨日離開金陵,望吳郡而去。
因陸遜早被排除於孫氏集團核心圈外,故而並不知孫程二人此番離城之動機所在。
但陸遜聲稱,孫權相較於孫策的殘暴,對待江東士家豪姓態度相對溫和許多,故而在江東士家豪姓眼中,頗有幾分口碑。
故而陸遜推測,孫策是派孫權往吳郡招募兵馬,意圖負隅頑抗到底。
劉備看看手中密報,再看看蕭方玩味的眼神,驀然間省悟過來。
“軍師的意思,莫非孫策乃是假意求和,隻為給其弟孫權往吳郡招兵買馬爭取時間?”
蕭方笑而不語,默認了老劉的推測。
劉備眼中疑色卻依舊,不禁奇道:
“既然軍師知孫策是假意求和,為何適才還叫備答應那魯肅?”
黃忠等眾將們,皆是茫然不解,目光齊刷刷的聚向了蕭方。
“孫策應該很清楚,局勢到了這般地步,縱然孫權能為他招攬到兵馬,就憑一眾未經訓練的烏合之眾,亦是杯水車薪。”
“那麼對於孫策而言,唯一能扭轉局麵的機會,就是出奇製勝,打一場大勝仗來擊退我軍。”
“根據先前得到的江東布防機密,孫策除了金陵城這一萬多兵馬外,在陽羨還有一支五千人的兵馬,專用來監視鎮壓山越人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