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放在當下,士家大勢已成,卻還未能如曆史上那般獨霸天下,寒門庶族也在士家的夾縫下崛起,並且不斷壯大。
在這種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科舉製便是一個相對最優解。
對皇權,對士家,對寒門來說,一個大家都能接受,能從中尋求到利益平衡點的最優解。
蕭方遂也不做過多解釋,拱手一笑:
“陛下謬讚了,臣這科舉製也算不得完美,不過臣倒也自信,此製確實勝於陳群的九品官人法。”
“待此製於我大漢推行,相信陛下打贏這人心之戰,當無懸念。”
“打贏了人心一戰,陛下就可以著手揮師西征,伐秦滅曹了!”
劉備大笑,笑聲中已是如鐵般的自信。
當下蕭方便與諸葛亮等眾臣,就科舉製的細節,各個環節,詳細推敲了一番。
一月後,劉備一道聖旨傳諭四方,正式宣布於大漢國內,推行科舉之製,開科取士。
九州沸騰。
士家才俊們因察舉製崩壞被阻斷出仕之路,就此被疏通,自然是無不歡欣鼓舞,拍手叫好。
寒門庶族看到了上升渠道為自己打開,看到了一條相對“公平”的入仕之路,自然也是倍感驚喜。
大漢朝內,凡有真才實學者,無不發自內心的擁護科舉製的推行。
九州士子們對劉備這個天子的感激與擁護,亦隨之達到了頂峰。
夏末時分,第一場科舉鄉試,於大漢所控製的九州舉行。
荊州,揚州,徐州,兗州,豫州,青州,冀州,幽州,乃至於最偏遠的交州…
各郡士家公子,寒門才俊,紛紛趕赴州治,參加了劉備登基以來,第一次的科考。
鄉試勝出者,得舉人身份。
兩月之後,秋末時分。
洛陽宮室正式營建完畢,劉備率文武百官,還於舊都。
幾天之後,會試於洛陽舉行。
各州鄉試的佼佼者,從九州雲集於帝都洛陽,以決逐名額有限的貢士之名。
爾後會試勝出者,便有資格參加了劉備這位天子,親自於洛陽皇主持舉行的殿試,以爭得進士身份,獲得出仕為官的資格。
是日,皇宮,崇德殿。
劉備正親自審閱著殿試眾貢士的文章。
鑒於大漢伐秦在即,此次殿試劉備從實際出發,考的題目就是令眾貢士們,寫一篇關於如何伐秦滅曹的策論方略。
翻過一篇又一篇,劉備不斷的搖頭,顯然沒有一篇令他滿意。
突然,他的眼睛定格在了其中一篇策論上,眼前為之一亮。
“丞相,你看這個馬謖的策論,與我們商定的伐秦方略,不謀而合啊。”
聽得馬謖之名,蕭方心頭微微一動。
於是便接過那篇策論,細細端詳了起來。
馬謖在這篇策論中,從天時地利人和多個方麵,詳細分析了敵我實力,論述了伐秦的諸條方略,思路縝密周詳。
最終,馬謖認為各條方略中,唯有先取並州,剪除偽秦一臂,爾後從河東渡河殺入關中,乃是滅秦的最明智選擇。
雖說馬謖的策論當中,並沒有象法正那樣,提出兩重聲東擊西之計的具體戰術,但在大的方向,卻與當日鄴城他們議定的滅秦方略,大致不謀而合。
“嗯,這篇策論出自於這個馬謖之手,倒也不奇怪。”
蕭方微微點頭,似乎並未感到意外。
畢竟那可是季漢年輕一代中的翹楚,當年小舅子諸葛亮征伐南蠻,能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戰略的人。
單拉出來論戰略眼光,馬謖也算是年輕一代中頂尖的那一批了。
當然,要是論戰術能力和實戰能力,那就是一地稀碎了。
“聽丞相這麼一說,朕對這個馬謖,似乎有些印象。”
劉備重新接過那策論,盯著馬謖這個名字思索起來,一時卻又想不起來。
蕭方笑著提醒道:“陛下忘了麼,這馬謖乃襄陽馬氏子弟,乃是馬良之弟。”
劉備恍然省悟,嘖嘖讚道:
“原來是馬季常的弟弟,這就難怪了。”
“朕記得當初在襄陽時,曾聽過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說法。”
“馬季常乃賢明之才,他的弟弟能有這份智計才華,確實也不足為奇。”
劉備遂提起朱筆,笑道:
“所有策論中,以馬謖這一篇最佳,朕就欽點他為我大漢朝第一位狀元。”
“此等大才,朕定然要重用於他,委以重任!”
說著劉備朱筆便要批紅。
“陛下且慢!”
蕭方卻搶先一步,伸手攔住。
“馬謖確有大才,陛下要欽定他為狀元,倒也合情合理。”
“但臣以為,陛下現在就對他委以重用,隻怕會是揠苗助長,反倒會毀了他呀。”
劉備不由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