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奪冠大熱門的提前相遇,任何一方提前出局對球迷來說都是一種損失。
華國男籃想要贏,去爭取拿在國際大賽上的第一塊金牌。
美國男籃輸不起,他們不拿金牌,等於是失敗。
華國隊本場的首發陣容是,中鋒易帝。
大前鋒易力。
小前鋒丁彥宇航。
得分後衛嶽義。
組織後衛孫月。
丁彥宇航出現在首發陣容中,廣大華國球迷是既意外也不意外。
在這屆世界杯之前的比賽中,小丁隻獲得了場均十分鐘上下的時間,即便是大勝埃及隊那場的比賽,整個下半場都淪為垃圾時間了,郭愛倫和王哲林等人都獲得了大量的出場時間,但小丁還是雷打不動的十分鐘。
小丁是有打首發實力的,國內對男籃比較了解的業內人士,也紛紛認為小丁有隊內國手所不具備的得分能力,他能分擔嶽義麵臨的包夾壓力,給球隊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
不少球迷也在為他叫屈,他們都不理解主教練李春為什麼不好好用他,就算首發位置不給他,也不應該隻給他十分鐘的出場時間。
為此李春頂著很大的壓力。
隻是外界不知道的是,這源自於嶽義的主意,是嶽義的要求。
華國隊在國際賽場上碰到的任何對手,對嶽義的研究都是透透的,隻不過是研究透了也拿他沒辦法罷了。
而易帝、孫月這兩位華國隊重要球員,自然也是他們重點研究的對象。
周朋等主要輪換球員,也都在重點研究範圍之內。
就連當奇兵用的韓軍,他們也知道其打法特點,優勢什麼,缺點是什麼。
過往大賽上的比賽,本屆的比賽,都是拿來研究的素材。
而丁彥宇航也在研究範圍之內,但他們都認為,此人在球隊之中隻是個不重要的小角色。
俱樂部的表現並不足以證明他在國家隊也有這樣的實力,一名球員的真正強大之處,是在真正的大賽上。
哪個國手不是在聯賽中縱橫馳騁的,哪一位國手不是球星,在俱樂部層麵,每一位都是重要核心。
然而到了國家隊,並不是誰都還是重要角色的。
此人在國際賽場上偶爾的幾個亮眼表現,也並不能說明什麼,可參考的依據太少,就算他個人打的不錯,也極有可能與球隊的戰術體係有衝突,不利於球隊的整體打法。
要不然也不會得不到上場時間了。
有時候,連李春也不太理解,不明白為什麼嶽義執意要這麼做,是不是看了什麼武俠、修仙、玄幻類的小說了,在籃球場上來一出,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這可是打籃球啊,你能幫助他上場後狀態一定會好嗎?
雖然不理解,但李春還是按嶽義的意思去做了。
其實李春想的沒錯,嶽義就是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他藏的是小丁這把利劍,助他斬夢之隊一個出其不意。
李春或許會擔心小丁的狀態,但嶽義有這個底氣。
特彆是有了易帝這個成功案例,嶽義對小丁是信心十足。
當主裁把籃球拋向空中之時,華美大戰也正式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