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魔球的荒謬(1 / 2)

細究莫雷的這套魔球理論,有諸多荒謬性和理想化。

其一就是效率為王的荒謬性。

莫雷的這套理論用效率論拉唬人,但比賽中的投籃可以唯效率論嗎,是不是那種投籃效率高就用哪種,誰投籃效率高誰就多投?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場上還有一種東西叫做防守,每一名球員麵對的防守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誰投籃效率高誰投這個理論。

科比得分巔峰期的比賽中,很多時候場上都是他命中率最高,然後他一直投,隊友四個人看,隊友半天摸不到球,這樣的比賽多半是要輸。

用莫雷的唯效率論來說,科比命中率高,就應該他一直出手,為什麼要給cba級彆的隊友投,你們投得進嗎?

但現實情況是想要比賽的勝率更高,不管隊友投進投不進,科比都必須給其他隊友投籃機會,因為比賽是五個人的,有他們的參與,才能分擔走科比麵對的防守壓力,要不然,科比的投籃必然會效率越來越低。

偶爾一兩場持續高效,對手根本防不住,那隻是偶爾,他又能拿多少次81分,60+得分。

再以以火箭傳奇中鋒奧拉朱旺為例,他的投籃命中率超過60%,外線投手三分命中率40%,按這個理論,外線還打個屁啊,全部都把球傳給奧拉朱旺就行了。

可事實是奧拉朱旺自己都講過,球隊之所以能得冠軍,是明白了60%命中率的人該給40%命中率的人機會,讓他們多投籃。

還有莫雷那套,哪種攻擊效率高就用哪種投籃方式的理論,也是充滿理想化和不切實際。

一個搞數學的,哪能真正明白籃球場上的真諦。

攻擊籃下效率最高,可是你有那麼多機會攻擊籃下嗎?

內線球員命中率普遍比外線球員高,但是內線球員一場比賽有多少出手機會?外線球員每場比賽又有多少投籃出手?

突破內線是可以攻擊籃下,但是當防守加強時候,誰能輕易突進去,不擅投射擅突破的詹姆斯怎麼不可勁的一直突破呢。

還有,三分是比中投有效率,但是三分的穩定性差,經常是吃一頓餃子後三頓沒得吃。

準如庫裡,三分也是爆發個一兩場,很多時候也是很平常,有時甚至是失常的。

誰能保證自己的三分一定穩定,按莫雷這套理論打球,三分不準,內線突破不進去,怎麼辦?

哈登+霍華德時期的火箭隊給出過答案,答案就是涼拌,輸球,被淘汰。

那個時期,霍華德巔峰實力尚在,且打球態度也端正了許多,但火箭隊卻沒有好好發揮他的實力,更多的隻是把他當成隻能吃餅的藍領工具人。

這也是為什麼火箭球迷覺得有卡佩拉就夠了,霍華德在火箭乾的這些活,卡佩拉也能乾,處在新人時期的他還乾的樂此不疲,不會有怨言。

但到了季後賽時期,強一點點就是強,很可能會影響到係列賽的走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