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做好你的事情,不用有太大的壓力。”
“你隻要把廠裡的事情管理好了,銷售的事情我會想辦法的。”
“對了,這段時間做出了多少成品?改出來的效果怎麼樣?”
江悅安撫好了齊桓的情緒之後終於進入了正題。
齊桓也確實是個乾實事的,他一五一時的把最近的進度說了。
包括現在有多少庫存,之前大家工作中遇到的難處,又是怎樣解決的,都詳細的告訴了江悅。
還有員工的工作狀態,家庭情況,以及這段時間的表現。
因為江悅采取的是底薪加績效的模式,所以員工們乾活的積極性都很高。
不同於以往的得過且過,他們現在是真正的為自己乾活。
所以很多時候,他們一旦遇到困難都會積極尋求齊桓的幫助。
而齊桓除了要管理廠裡的事情,還要負責他們的事情,也確實是夠忙的。
江悅聽完他的彙報,緩緩的點了點頭。
“這些員工當中,你覺得誰的工作能力最強?”
齊桓思考了一會兒之後說出了兩個人名。
“那這兩個人當中,誰的性格比較樂於助人,不太計較得失?”
江悅一步步的詢問,齊桓也根據她給出的條件仔細思考之後給出回答。
“那這個員工平常的理解能力怎麼樣?每次安排下去的工作,能不能自己獨立完成?”
齊桓點了點頭,他個人對這個員工的能力非常認同。
“既然如此,你就把他選為小組長,以後大家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都讓他去解決,這樣你就可以抽出時間去做彆的事情。”
江悅並不是不肯定齊桓的工作,隻是覺得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如果每天都做這些瑣碎的事情,時間久了會覺得焦慮,管理上也會有所疏忽。
久而久之之下看不到成績,慢慢的就會對自己灰心喪氣。
江悅提議選個小組長解決這些瑣事,就是為了能把他摘出來。
齊桓也是個聰明人,經過江悅的提醒,瞬間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你這個方法好是好,就是如果這樣的話肯定會打擾到他的工作,他可能不會願意。”
齊桓從員工的實際角度出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就在這裡有兩個方案,第1個是提高他的績效獎勵,第2個是給他拿固定的組長津貼,你覺得哪個方案好一點?”
江悅問出這些話來時其實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隻是她需要試探一下齊桓有沒有管理者思維。
“我個人覺得第2種方案更好,如果是第1種方案,提高了他的績效獎金和單價,他更會爭分奪秒的乾活,不想把時間花在彆人身上。”
“如果用第2種方案,他拿到了組長津貼,就會認為這件事情是他應該做的,如果他不這麼做就拿不到這些錢,這樣一來心態完全就轉變了。”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這個組長津貼要給多少才合適?”
齊桓不愧是江悅看中的人,短時間內就已經把這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徹。
他也不是那種推一下走一步的人。
他竟然還學會了舉一反三,已經在考慮更加深層次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組長津貼不能給的太高,但是可以給他一個晉升渠道,這樣他乾活會更加有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