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碧眼(1 / 2)

《想與太子分手》全本免費閱讀

*

時光如流水,瞬間半個月過去了。

因得了顧仁淮的暗示,除了與同僚正常交遊,顧玉昭暫停了對東宮門路的打探。而顧太尉府那邊,也確實如顧仁淮所料,邀請過她幾次,均由家人擋了回去。

也有實在擋不掉的情況。

譬如前些時日,梁西王長史赴上京送節禮。太尉府作為梁西王的母家,收獲有滿滿的八大車厚禮,闔府上下從老封君到門房小廝,都被禮遇了一個遍。

甚至,那些蒙祖上陰庇,與顧太尉府有著七彎八拐關係的那些窮酸親戚們,也都各得了一份兒。

同樣是窮親戚的三枝巷顧家,因為家裡出了一名探花郎,還令人眼紅的得了一筐真金實銀的賞禮。

按理說,這樣豐厚的賞賜,顧玉昭作為家裡唯一有功名在身的男丁,是需要上門親自磕頭謝恩的。

但九叔都那麼暗示了,顧玉昭哪裡敢上門?

畢竟她本人與梁西王是確確實實有著私人過節的。

顧老頭便親自上門,去應酬,去致歉。

怎麼也是顧太尉親口承認過的高輩兒親戚,一時之間,那邊府裡竟沒有一個正經由頭,拿捏顧玉昭本人到府。

而派家丁去蹲點堵人吧,顧玉昭卻借一年一度的二十四樓元宵詩會大比在即,狡兔三窟、又躲花樓裡去了。

眾所周知,能在上京這個‘三步一貴人、四步一勳爵’的地界兒,開樓子做買賣的,背靠的都是實打實的勢力,即便是權傾朝野的顧太尉,也犯不著為這些許小事兒硬闖緝拿。

跟當年恩科放榜時的情形一樣,顧玉昭她溜了個乾乾淨淨。

哐啷——

上好的汝瓷茶碗,被擲碎在地。

顧太尉年屆五十有六,正大刀金馬的垂坐中堂,聽門客憤憤不平的投訴,三枝巷那顧家小子又如何如何不聽召!顧太尉氣摔了碗,站起身大罵:“那北蠻的白眼狼!”

此時,顧仁淮正巧進門,避開滿地碎瓷,淡聲道:“如今貴人在堂,堂兄又何必招那空有滿腹文采,卻顱內有缺、不思上進的膽怯小子來惹眼?”

一旁的顧太尉門客,轉過身來向顧仁淮阿諛一笑,道:“右都尉大人,正是東苑貴人聽聞那顧家小子如今翰林院落魄,正想喚他來瞧一瞧,好當麵施舍一番叻。”

“不思上進?膽怯?”顧太尉哼笑:“膽敢攔太子車駕,送禮阿諛,也是不思上進?也是膽怯?”

“我瞧他是數祖忘典、是敵我不分,是膽子大了!”

顧仁淮淡然:“作為顧家人,這些舉動難道不正好說明了,那顧玉昭顱內有缺嗎?”

“且貴人的念頭總是想一出,是一出,您除了給東苑安排美貌歌姬,也需再安排一班雜耍小子,貴人得了趣,也就不再找那小子了。”

顧太尉歎道:“是極,仁淮賢弟自幼惠極,此言一針見血。可貴君從小性坳,為兄是勸不了。不如請弟於東苑走一遭?”

顧仁淮:“小事一樁,願為堂兄分憂。”

顧太尉又道:“這次召那小子來,原還有另外一件事,據聞今上或許過了閏年這個元日,想把那萬梅宴大辦一場,以彌補今年沒有元慶的缺憾。”

“陛下喜頌詞,府裡各子需得各自或出詩文、或出畫作,前兩年元日詩作,都由那顧玉昭捉刀,成效不錯……想著今年也用他一用,那知離府彆居後,竟敢拿大,召也不至。”

顧仁淮低頭喝茶。

顧太尉歎道:“也罷,也就一恩科小探花……今年,就讓府裡的師爺門客代做吧。”

一旁侍立的門客連聲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