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輿論(1 / 2)

《想與太子分手》全本免費閱讀

*

三枝巷,顧宅。

冬寒漸消,但花廳還是留著火塘子,爺孫倆攏著一個小炭爐烤茶,就著紅棗花生等乾物,繼續聊著有關家業前途的種種。

接著剛才的話題,顧玉昭分析:“阿爺,顧太尉不滿,肯定不會是因為我沒辦好事,畢竟那鹿發瘋跳上鑾駕之時,顧貴妃還是我護下來的……況且,這次伴駕,顧仁淮屢次囑咐我行事‘中規中矩’,我亦照辦了……嘶,難道他沒有為我在顧太尉麵前說道說道?”

顧老頭沉吟:“你九叔還是向著你的,問題是……”

“問題是,”顧玉昭另取了一個茶盅,點了一杯清茶,這次的茶水有點淡,喝得有點沒滋沒味兒的,她說:“顧仁淮與顧太尉立場一貫不合,以前也就罷了,左右一個五品京兆巡察,立場不同也翻不出太尉府的天。”

“可他如今位列督察司三使之一,稍稍意見相左,太尉府就得內耗爭執,且看來這次是顧仁淮占了上風。”

顧玉昭抿了一口清茶,諷笑:“嗬,顧太尉沒辦法找當前正如日中天的督察司右指揮使撒氣,便找上您了。”

顧老頭讚同:“是這個道理。”

“阿爺,我知道您挺喜歡顧九的,”顧玉昭頓了一下,把話挑明了:“但他現在有自己的大前程要奔,我也有自己的路,再難以如總角之交時那樣並肩而行。”

“且我們總是要徹底遠離那邊府裡的,他則不同——他再恨那府裡,那也是他的割裂不了的家。”

“所以,若我與他有翻臉的那一天,阿爺你也要有心理準備,莫要太在意。”

顧玉昭輕輕把茶盅放下,倒沒提顧仁淮待她一日比一日不同的那些隱晦心思,她自覺自己能應付,就彆說出來惹顧老頭憂心了。

顧老頭歎氣,擺了擺手,轉移了話題:“不說他了,說說你。”

“你這兩年在翰林院表現平平,又是那麼一個無用浪蕩的才子名聲,使得那府裡上上下下都認定你不堪大用,早已歇了栽培你的心思,逢年過節也就隻在顧老太君麵前奉承走個過場,顧府的‘大計’咱三枝巷一概不知,按理說,這一番敲打隻是一個警告。”

“但入仕翰林均有三年一期的考核,考核完便會決定是升遷還是外放,你是考的恩科,若不想再蹉跎一年半載,隻能趕半年後的統一考核。”

顧玉昭點點頭,道:“阿爺放心,我打聽清楚了。半年後的考核,吏部轄太子監管,吏部侍郎最後封劵點將,這是板上釘釘的。抱誰大腿,都沒抱太子大腿好使~”

“退一萬步說,即便抱不上太子大腿,我也得表明我心向儲君才行。”

“半年啊,時間不多了。”

“即便太尉府不喜我親近太子一派,也得逆勢而為,顧不了那麼多。”

顧老頭皺眉,道:“還是得顧著些,你想啊,兩撇寫不出一個顧字,且不論外人眼裡是否知道實情,你貿然靠上太子,在朝中難免落下一個‘薄恩寡義’的名聲,於後續為官有礙。”

顧玉昭卻早想好了應對之策,答:“但若是有太子的‘救命之恩’在先,又有為大豫儲君效力的幌子呢?”

顧老頭欣慰一笑,道:“那自然另當彆論。但此為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