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 潤筆費。(1 / 2)

《高門寒婿的科舉路》全本免費閱讀

謄錄之後的朱卷,彌封所要給他們用千字文編號,叫作印紅號。印紅號之前,由朝廷派的監臨、知貢——輔助閱卷的官員,先將千字文戳印次序攪亂,讓彌封官隨機給每張朱卷印號。

除此之外,在印號的時候還要檢查朱卷是否有折痕、針眼、記號等等,以防考生與考官串通關節舞弊。

印號之後,考生們的墨卷,即原卷,將和謄錄的朱卷還要被另一撥官員——對讀所校對,比如在謄錄的時候有沒有給人家抄錯字,或者漏了文字,甚至故意截去文字,挪東挪西……一旦發現,輕則丟官,重則治罪,非常嚴苛。

受卷、糊名彌封、印號、對讀,每一步所經人手都要簽上名字,責任到人。

讀後的朱卷、墨卷會被送給收試卷的部門——外收掌。外收掌官吏在接到試卷之後,會再次核對朱卷、墨卷的紅號,確認無誤以後,將朱卷與墨卷分開,考生的墨卷存放在外收掌,朱卷則分為若乾束,分彆標號,其上書寫第一束、第二束字樣,鈐蓋關防印後送進內簾。

也就是說這才到閱卷官——會試的主考官主持閱卷,另選若乾同考官親自閱卷,手上,一套流程下來跟新娘子出嫁似的,此刻,不管是醜還是美都要見公婆了。

朱卷到了內簾之後,主考官會讓同考官抽簽,抽到試卷的哪一束,就判閱哪一束,比如曹慈抽到了第二,那麼他就看第二束,這麼一道程序,讓同考官與試卷臨時匹配,減少作弊的可能性。

同考官開始閱卷後,主考官要帶著輔助的官吏們監視同考官,比如不能帶出外簾去評閱,也不能與其他同考官交頭接耳……

本朝閱卷“去取權衡,專在主考。①”,就是說,錄取與否的決定權都在正副主考官手裡,考官們從“理、法、辭、氣”四個方麵來判卷,“理”考查考生對四書五經的理解,看是否闡述清楚題旨,“法”考察有沒有謹守八股文繩墨,看是否真的遵守格式,“辭”考場考生的文采,看用詞雅不雅,“氣”是格局,品文的思想正不正統,“清真雅正”,如文章缺一或某一方麵稍稍欠缺,副主考官看一遍就會從手裡抽出來放在桌子右上角,淘汰。

如此三輪之後,同考官會將自己還留在手裡的佳作用藍筆在上麵畫圈,寫上評語,之後推薦給主考官,稱之為“薦卷”。

但同考官推薦的卷子,主考官不會馬上評閱,還要經過其他同考官看過,畫圈或不畫圈之後,才會最終拿給主考官看。

……

會試的閱卷相當繁瑣,要花去個把月的時間,因而等到陽春四月杏花開時才放榜。

從三月初考完到四月初放榜,考生們要逗留在京中等榜,這注定是段漫長而焦心的時光。

彆看一些人呼朋喚友去煙花巷風流廝混,其實都特彆焦躁不安,不過找些刺激不掰著手指頭熬日子罷了。

對於沈持來說,林瑄為他牽線梓行《雅蟲》一書之事,恰好填滿了他接下來可能無聊或胡思亂想的日子,讓他有事可做。

無比重要的是,或許還有錢可掙。

於是會試完次日,三月初九微晴,一早沈持拿著拜帖出去找林瑄。林家住在竹節胡同,離會館不算遠,申掌櫃告訴他在兵馬司附近到那兒一問就知道了。他帶著趙蟾桂打聽著路,很快走到了兵馬司胡同。

閒來無事的老人家端著大茶碗坐在胡同口慢悠悠地飲著。

沈持上前拱手問道:“老伯,這兵馬司胡同有多長,穿過去可是竹節胡同?”看來得空還得去書市上買張京城的地圖。

“對,小郎君從這條胡同穿進去,走到最後一家武信侯府門前的時候往右拐,”老人家說道:“就是竹節胡同了。”

武信侯府啊。

“多謝老伯了。”沈持往胡同裡走。

果然,在胡同的儘頭處看到一座古樸大宅,上麵寫著“武信侯府”四個遒勁黑字,是武信侯史家了。

沈持放慢腳步。他是二月中來京途中遇到的史玉皎,不覺已過去月餘,想來她早已離京去邊關了吧。他又朝那邊看去。

史家朱門半掩,一穿錦袍的五六歲男童從門裡邁著小短腿跑出來,滿臉都是泥巴,他身後跟著個丫鬟。到底是武將之家,這丫鬟看上去孔武有力是個練家子,隨意一伸手就能拎起男童:“小公子該回去習兵書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