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辦法?”三名年輕的夫人和四名丫鬟都望了過去,她們沒有去衛城開會,所以並不知道其他千戶所的情況。
“收拾幾間屋子出來,離得近的每天由大人接送,離得遠的就住在千戶所,每月放假三天。”
“這倒是可行,那夥食呢?”
“好辦,住在千戶所的孩童每月交三十斤糧食,三百文菜錢,其他孩童每月交十斤糧食,一百文菜錢,咱們再多雇傭一名農婦做飯即可!”劉氏喝了口茶,緩緩說道。
“姐姐,上麵沒有規定,咱們這樣擅自收錢收糧,到時候會不會降罪?”
“隻要將賬目記清,應該是沒事的,指揮使大人說過,上麵的公文是,學堂方麵若遇問題,可由各千戶酌情自行處理,不必上報。”
“這樣就太好了。”幾女都是大喜。
……
第二天一大早,無數的軍戶就帶著自家孩子來到了官廳外。
“千戶大人,孩子是我的,為何就不能將閨女換成娃兒?”
“是呀,一個女娃讀書有什麼用?難不成還能去考功名?”
“大家都靜一靜,這是大帥規定的,誰都無法更改,王大柱,你家閨女才七歲,所以是要讀書的,而你家兒子卻已經十二歲了,所以隻能抽簽,是不能換的。”
“我不管,憑什麼閨女就能讀書,兒子就不能讀?”
“不錯,每月要交那麼多錢糧,如果不換,我家閨女就不讀,懶得浪費那個冤枉錢。”
“千戶大人,我們百戶堡黃二蛋的兒子,去年生病將腦子燒壞了,到時候欺負我閨女咋辦?”
“是呀是呀,我們百戶堡的虎頭本來就是個傻子,那裡能念得了書?還不如讓我家兒子念。”
“侯老六,我操你婆娘,你兒子才是傻子…”
劉氏看著吵著吵著打成一團的軍戶們,頓時頭大如鬥,趕緊朝邊上的小丫鬟打了個眼色。
哐哐哐!
小丫鬟見狀拚命的敲了幾下銅鑼,待眾人都安靜下來後,這才叉著腰吼道:“都閉嘴,這是大帥的命令,難道你們想違抗軍令嗎?
念道名字的去裡麵登記,餘下的過來抽簽,誰敢在搗亂,上報指揮使大人,軍法從事!”
眾人聽說要軍法從事,才不情願的開始排隊,嘴裡卻仍然嘀嘀咕咕,罵罵咧咧。
劉氏卻是重重地鬆了口氣,雖然她也知道有些孩童確實腦子有問題,不適合念書,奈何她沒有權利更改呀!
足足忙到下午,兩百個讀書的名額才總算確定下來,十歲至十四歲的男女少年,仍然有好幾百耷拉著腦袋,跟自己父母回家去了。
而那九十五名抽到簽的,卻是又蹦又跳,因為今後他們不用再乾農活,可以念書了。
儘管當時有些人叫囂閨女讀書沒用,但抽到簽以後,還是帶著閨女來到鎮上的店鋪,忍痛買了些筆墨紙硯。
至於書本,那是萬萬舍不得買的,一本三字經,都要二兩銀子。
劉氏也沒叫這些人去買書,也知道買不起,所以早就讓木匠,按照當初在大帥府學習時,打造了一塊巨大木板,然後刷上黑漆。
到時候掛在牆上,用上麵發下來的石灰筆,將三字經千字文等寫在上麵教。
第三天,西柳千戶所小學堂,就正式開課了,兩百人被安排在了四間房子裡。
上午學漢字,下午學阿拉伯數字,七名夫人丫鬟輪流來教。
一時間,整個鎮子裡,都充滿了朗朗的讀書聲。
這讓鎮子裡的那些商人們,是羨慕不已,可想請先生給自家孩子來教書,卻根本就請不到讀書人,也請不起。:,,,